疫情與逆情


3008 期(2022 年 4 月 17 日)
◎ 畫出深情 ◎ 黃葉仲萍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疫情底下許多人失業、開工不足,已經成了常態,雖然政府有特別補貼及資助,但是誰不願意獨立,靠自己去努力爭取成功。無奈要接受支援,在這救援的氣氛底下,使到士氣更是低迷,甚至更易產生投訴和抱怨。

  一般小市民面對疫情及經濟滑落,反應只是無奈與無助。大政府要做的事,小市民只能夠配合。

  不過,在另一邊廂,有許多志願機構,自發地送食物、送藥及檢測包,慰問受困和發病的市民,他們雖然是普通人,或者只是街坊,一份關心,小小力量卻像燭光般照亮了一些角落。

  溫暖人心的事,可以激發鬥志;勉勵人心的事,可以激起更積極的回響。

  兩種態度,兩個向度,出來的效果截然不同。困難不一定會打倒人,但用錯了態度是足以扼殺人。

  就如對年輕人的教育也一樣。命令式要求必須努力,不配合就會受到處罰。收效是被動的努力,是回應式的負責任,也是俗語稱為「聽話」的表現。

  疫情底下,民間的自發自救,是積極又引起共鳴,有激勵的作用。無私分享像是小燭光,會照亮一個角落;許多燭光,便成了一個明亮感人的場景!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特稿】

【城市心靈】

【天地人和】

【心靈絮語】

【教會及機構消息】

【牧心世情】

【環迴新界賞教堂】

【生命教育】

【畫出深情】

【窮遊非洲未必窮】

【解開情意結】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