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門成就新宗派


3004 期(2022 年 3 月 20 日)
◎ 環迴新界賞教堂 ◎ 區伯平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上世紀初葉,五旬節聖潔會開始在香港傳道。由於最初是在筲箕灣的漁民中服侍,結果在這項相處經驗的基礎上,宗派隨後一直專注於這個獨特羣體的佈道工作。五旬節聖潔會積極進向香港各區的大大小小漁村,領人歸主,成績斐然,能夠相繼在各大漁村建立教會。直至上世紀五零年代初,成立的漁民教會包括筲箕灣堂、鴨脷洲堂、大澳堂等。

  那時宗派發展急速增長,可是管理的計策卻跟不貼堂會的情勢,形成頗為混亂的局面。其中四所堂會的華人同工交流應對之道,決定避開爭持,並聯合起來另圖發展。大埔堂、赤柱堂、塔門堂及西貢堂,四所堂會由此構成一個新的教會組合。這個新組合先獲得同宗的友好西教士為其取名 The Chinese Full Gospel Church,後再得同宗的友好華人牧者譯成「中華完備救恩會」。於是這個香港本土的漁民宗派在一九五五年誕生。

  塔門位於吐露港與大鵬灣的相接處,是這一帶的最大漁村,因此一直是漁民傳道工作的重點。漁民長年累月的飄泊海上,一身全部財產就在那艘船。他們每次出海撈捕都難料收穫,莫說朝夕面對風浪凶險,就是日常患病,也無從就醫。漁民很少機會接受教育,不慣消化多言教理,只接受「眼見為真」;因此「祈禱醫病」成為最收效的傳道方式。教會曾被視為「靈恩」;其實這些目不識丁的漁民信徒就是單純地相信祈禱,而且凡事祈禱,於是越發經歷祈禱的恩典。

  塔門堂主僕切實與信徒同行,每當漁民出海作業,主僕都到來船上為會友祈禱,送船出航。漁民信徒對歸信認真,持守崇敬與感恩,他們不論出航至何處,都盡力在週六回到塔門,為的是能夠趕及參與主日聚會。塔門堂日漸興旺,於是由租用島上居民的村屋,轉而向政府申請購地,建造教堂。教堂在一九六一年落成,既是中華完備救恩會的第一所自建教堂,更成為塔門的地標。

  塔門發展最盛時達到二千人口,塔門堂亦曾經歷二百信眾聚會的時日。參與主日聚會的信徒竟達全島人口的十分一,足見福音興旺盛況。上世紀六零年代開始,香港的經濟結構轉型,導致漁農業日漸萎縮;這股風潮亦於稍後來到塔門。塔門居民及漁民的新一代,陸續遷至市區謀生。由於全島人口大幅減縮,塔門堂的歷史使命亦隨而日漸告退。如今,不時有友好堂會借用塔門堂;在風光明媚的環境,藉精緻的教堂場地進行退修。塔門堂仍在發揮福音見證的風采。

  區伯平(撰文、拍照、繪圖)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全港聯合網上祈禱會】

【城市心靈】

【天地人和】

【心靈絮語】

【教會及機構消息】

【牧心世情】

【環迴新界賞教堂】

【生命教育】

【畫出深情】

【窮遊非洲未必窮】

【解開情意結】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