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還有機會,當立刻悔改!


3004 期(2022 年 3 月 20 日)
◎ 釋經講道 ◎ 關鎮威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預苦期第三主日

  (賽五十五1-9;詩六十三1-8;林前十1-13;路十三1-9)

  今天是大齋期第三主日,福音經課選自路加福音十三章一至九節。大齋期是教會年曆中很重要的節期,是信徒靈修生活的一環。傳統上大家會利用這段時間作反思、悔改和禱告,以預備好自己的心,來迎接復活節。本篇將會以「悔改」作為主軸,事實上,悔改的主題是路加福音所強調的,比起其他三卷福音書更常提到悔改;按路加福音最後一章的記載,當復活的主向門徒顯現之時,祂甚至明確地指示他們「要奉祂的名傳悔改、赦罪的道,從耶路撒冷起直傳到萬邦。」(路二十四47)

  今日經課內容是路加福音獨有的,涉及的雖是兩件不幸的事,卻引發同樣的問題:這些人之所以會身故死亡,是神特別施行的審判行動嗎?是神按照各人所應得的刑罰而予以報應的嗎?這些死者是否比其他的人「更有罪」,他們的遇害是否比別的人「更『抵死』」?

  若論到「義」,君不見世人大多喜歡自以為義,當聽聞別人犯罪,都認為是不值得同情或難以原諒,因此用在檢討或批判的言語常是尖酸刻薄的。然而,當面對着自己所犯下的罪過錯誤,就很容易地搬出「人非聖賢」、「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的大道理,總能找到一大堆的藉口來解釋或合理化自己的作為。

  主耶穌說,「你們以為這些加利利人比眾加利利人更有罪,所以受這害嗎?」「你們以為那些人比一切住在耶路撒冷的人更有罪嗎?」主耶穌沒有要與羣眾探究苦難的成因,反而是提醒他們,「我告訴你們,不是的!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祂明白指出一個道理,就是在神面前,沒有誰比誰更配得稱義,所有人都是罪人,皆是有必要作悔改的。世人最大的問題就是不認識自己有罪,罪的問題若是得不到解決,人們就不可能享有真正的平安、喜樂與滿足,更遑論與天父恢復正常的關係?

  接下來,主耶穌講了一個比喻並闡明那些人之所以到如今仍可活着而沒有遭受意外身亡,並不是因為他們的義相較其他人更配得神的悅納,而是出於神的憐憫仁慈才願意容忍他們多一刻,神期待他們能夠結出悔改的果子。主耶穌提醒羣眾,祂就是比喻中的園丁,付出愛心照料着葡萄園裏的無花果樹;祂亦斷言天父一方面是寬容的,願意等待這樹結果,但也是嚴厲的,天父的等待是有期限的。主耶穌已經盡了管園的本分,對無花果樹悉心栽培,也給予這果樹一段相當充分的時間,樹卻竟然三年來都不結果子(這預表主耶穌自從公開出來在猶太人中間傳講神國的道已過了約有三年),即使長得再茂盛,但卻空有枝葉,沒有果實,這棵白佔地土的果樹實在太令園主(賜生命的天父)傷心與失望。比喻警告我們如果不珍惜機會而仍選擇硬着心不肯悔改,這無異於是在為自己積蓄烈怒,結果將會是可怕的。神的烈怒在祂施行公義審判的那天必臨到,拒不悔改的罪人終將難逃天父的刑罰。

  奧妙的是,這比喻的結尾並未提到無花果樹最終是否有結出果子,主耶穌並沒有交代,祂只說「今年且留着,等我周圍掘開土,加上糞;以後若結果子便罷,不然再把它砍了。」這棵果樹最終有沒有被砍下來?我們並不知道。明顯地,主耶穌是想將比喻的結局交由我們各自去編寫。

  求神幫助我們不是虛有敬虔的外表,而是都懂得把握機會,趁着還來得及、趁着斧子還未落下時,重新檢視自己,快快悔改,結出果子。甚願你我的生命都能夠結出甜美的果實!

  關鎮威(愛群道浸信會主任牧師)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全港聯合網上祈禱會】

【城市心靈】

【天地人和】

【心靈絮語】

【教會及機構消息】

【牧心世情】

【環迴新界賞教堂】

【生命教育】

【畫出深情】

【窮遊非洲未必窮】

【解開情意結】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