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信會是在十七世紀上半葉產生於荷蘭的英國流亡者中,歷史的起點是一個顛沛流離的時代。第一所浸信會教會是一六零九年在阿姆斯特丹成立的,兩年後的一六一一年,在英國建立第一間浸信會教會。在接着的大半世紀,英國浸信會信徒深受清教徒的思想所影響,也構成了浸信會的核心精神。
浸信會奉行地方教會的概念,許多堂會的資源其實不多。歷史上,較具規模的浸信會堂所,通常都有兩大特徵。首先是教牧同工在講壇上具有相當的影響力,對聖經作出系統而實用的講解。十九世紀英國浸信會牧師司布真(Charles H. Spurgeon)就是著名的例子,他在倫敦的教會人數多至一萬五千人,許多人往教會,就是要聽他的講道(很難想像在未有電子擴音設備的時代,他是如何講道的)。在講壇上的信息,對於建立信徒有極重要影響。浸信會的講壇不一定要跟隨節期或禮儀的規範,卻必須整全地教導聖經,鼓勵信徒把聖經融入他們的生活中。
另一特徵是在於教會對信徒有系統性的培訓,主要是訓練信徒忠於聖經和實踐聖經,以配合講壇對聖經的教導。不論是早期的主日學,或是近年的門徒訓練,都顯示浸信會在信徒培訓上投入相當多資源。
也許有人認為,在基督教書室可以找到不少培訓課程,但其實更需要考慮自己堂會的屬靈需要。北美浸信會在這方面的培訓課程極多,我卻發現有一個特別之處,就是這些培訓課程,大多起初是牧者為自己教會所撰寫的材料,他們致力為自己堂所設計合乎需要的培訓方式。我以往在浸信會堂所的事奉中,也曾為所牧養的教會撰寫了《基礎門徒訓練》和《進深門徒訓練》,雖然之後出版成書,但最初的設定是為自己教會信眾而寫的。浸信會牧者要為自己的教會選擇(甚至撰寫)和推動門徒訓練課程,以此為牧養的要點。
除了上述兩點外,在歷史上的浸信會還有一個特點,需要反省。從十八世紀開始,浸信會信徒到達世界的不同地區,把基督教信仰傳遍廣闊的區域。在往後數百年中,浸信會出現了許多傳教先鋒。這些宣教士大多是無權無勢的人物,在傳教過程中甚少有外來的協助,卻憑着對信仰的熱忱,成為宣教動力的來源,因而也留下無數不朽的事跡。浸信會曾經影響了歐洲大陸和斯拉夫語地區的宣教事業,直至近年,甚至成為俄羅斯最大的新教宗派。十九世紀德意志浸信會的盎肯(Johann Gerhard Oncken)被譽為是「歐洲大陸浸信會之父」,他有一句德語名言:「每個浸信會信徒都是宣教士。」(Jeder Baptist ein Missionar.)即使到了今天,這仍然是挑戰。那是把講壇的教導和門訓的栽培,從對宣教的支持中實踐出來。不過,請原諒我坦誠地說,許多浸信會在宣教上的委身,遠比先賢遜色,實在需要反省。
盼望在講壇、門訓和宣教上,浸信會信徒盡心思想可以委身的地方,並且在這三點上,竭力實踐。
蔡錦圖(香港浸信會差會駐德國宣教士)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喜閱.門徒】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牧心世情】
【環迴新界賞教堂】
【生命教育】
【畫出深情】
【窮遊非洲未必窮】
【解開情意結】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