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聖「巴特論禱告講座」
 禱告是信徒行動的底蘊


3001 期(2022 年 2 月 27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祈禱次數愈多、參與禱告的人愈多,是否就能提升禱告的果效?環球聖經公會已於二月十一日舉行「巴特系列:巴特論禱告」講座,由建道神學院神學系副教授陳韋安博士擔任講員,探討巴特對禱告的看法,反思基督徒應有的祈禱觀。

  陳韋安博士指出,巴特自一九一一年開始牧會,牧會首三個月將主禱文的每一句化成講道,合共講了十多篇,可見巴特對禱告有一定程度的興趣和看法。他引述巴特着作《羅馬書釋義》,該書批判自由派神學,強調人與神之間的無限差距,探討人應如何面對上帝。巴特在書中批判敬虔主義,指敬虔主義與自由神學都是同出一轍,兩者皆是出於人為,陳博士解釋:「敬虔主義並非等同敬虔,而是指人透過自身的努力和方法去得着上帝,在靈性和宗教上努力,憑自己禱告得愈多、禱告得愈好,愈能得着上帝,巴特對此作出批判。」

  巴特通過羅馬書第八章和第十二章解讀兩個不同層次的禱告。巴特認為羅馬書第八章是關乎人神關係的本體問題,即在未有禱告行為之前,聖靈用說不出來的嘆息去禱告,因此「阿爸!父」其實是一個禱告,既是最深層對上帝關係的表達,亦是聖靈的引導,當保羅指自己不懂禱告時,就是禱告的開始。

  陳博士強調,巴特認為禱告不是每天在虔誠的靈魂中產生的,因為禱告並不是人為的敬虔事,而是最深處地體會到自己的不能夠,只有聖靈親自用說不出來的嘆息替我們禱告,「今日好多禱告班、禱告大師教你許多方法,但巴特說這是歧路,在禱告時放棄任何敬虔可能時,這種投降才正正是禱告的開始,是人與神本體關係的起點。」而羅馬書第十二章「禱告要恆切」則是關乎禱告的倫理問題,巴特認為「恆切」不是指數量,而是質量上的改良,是指向上帝的堅定性,而不住的禱告正是「禱告中的禱告連續性」。

  巴特在《教會教義學》中再次探討禱告,在護理論中強調禱告的本質是懇求上帝,而信心、聽從、禱告是基督徒最基本的回應,且互為關係。禱告是一種信心,亦是聽從,禱告本身是上帝的命令,命令人禱告,所以要聽從回應;信心作為禱告,禱告亦作為信心,帶着禱告狀態,知道要去做但求主幫助;聽從亦是一種禱告,對上帝任何一種聽從都是帶住禱告的心和態度去做。「禱告是一切基督徒行動的底蘊,無論基督徒作甚麼,行動本身都必然是一個禱告,你的行動、存在、生命本身已是禱告。」

  陳博士歸納說:「巴特神學承續着很多不同的神學傳統,共同點是強調禱告不單單是種行為,而是生命的狀態,是深深地察覺自己做不到以及不配的狀態,狀態以上做出信靠、聽從等行為,今日需要重新思考,禱告不是講求祈得有多好,而是在常常禱告之前,最基本的禱告就是作個倚靠上帝的人。」

  他續指,在巴特臨終前寫下最後的一章提到,基督徒禱告「願祢的國度降臨」,人雖不能用自身行為去達成基督國度,但在禱告同時應以行動去回應,以人的倫理行為爭取人世間的公義、人權、自由、和平,全部都並非可令上帝的國度降臨,但仍然是基督徒在人世間要奮鬥的事,「當你祈禱『願祢的國度降臨』時,你的生命應當是相稱的。」他最後提醒,基督徒最基本必須要有的不是靈修、返教會、敬拜,而是禱告,指的不是謝飯祈禱,而是呼求上帝的態度,是成為基督徒最低的要求。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喜閱.門徒】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牧心世情】

【環迴新界賞教堂】

【生命教育】

【畫出深情】

【窮遊非洲未必窮】

【解開情意結】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