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珍惜歷史,信徒有根可尋


2990 期(2021 年 12 月 12 日)
◎ 教會之聲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基督教是一個「歷史」的宗教,除了因為她孕育於悠長的歷史歲月,在特定的「時」「空」蒸溜出她的信仰和對上主的認知,也因着她十分注重對歷史(包括教會史)的尊重和認識。

  昔日以色列民飄泊曠野四十年,終於抵步摩押平原,摩西知道自己的責任快要完成,在交棒的一刻,他語重心長地叮囑以色列人(特別是新一代),切勿忘記歷史,要謹記上帝透過他們列祖所留下的律例、典章和教訓。摩西情詞迫切地說:「你也要記念耶和華你的上帝在曠野引導你⋯⋯。你要記念耶和華你的上帝,因為得貨財的力量是他給你的,為要堅定他向你列祖起誓所立的約,像今日一樣。」(申八 2,18)

  香港社會正經歷巨大的變化,際此我們亟需扎根於上帝的道和尋根於教會的歷史,方能站穩陣腳,知所行止。喜見各大宗派教會近年多有史料的研究和考察,教會機構和合一組織,於「尋根」方面亦屢有作為。例如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近年先後出版了《香港教會人物傳》、《主恩永偕-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百年史》,以及 《痌瘝在抱-香港醫療服務發展及基督教口述歷史》等等,涉及人力物力不少,但於保留寶貴史料及流傳後世實裨益匪淺。

  不論以史料檔案室、出版專書、口述訪問,以至辦展覽館、博物館等去保存歷史,目的不只是懷舊,不只是發思古之幽情,也絕對不是為了「借古諷今」,而是在目下善忘的世代,讓我們及下一代在認識和檢視自己歷史的同時,除了向前人致敬,緬懷過往艱難(或光輝)的歲月,更加學會從過往的高低跌宕中,整理出一些脈絡,揣摩上帝在冥冥中奇妙的作為。

  香港教會有一千多所堂會,主要宗派亦有幾十個,有歐美差會背景的,也有來自國內及本土的,神學光譜也很廣闊,但自香港十九世紀開埠以來,在香港都作出重大貢獻,除了宣教佈道教會增長,也涉及辦學、醫療、社會服務、扶貧、戒毒等各個領域;而但凡國內發生天災,香港教會更義不容辭,必然伸出援手策動賑災;另在促進中港教會關係,帶領教牧人員及信眾認識祖國,香港教會也建樹良多。

  在二次大戰後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因着香港社會的特殊處境和條件,香港教會如雨後春筍,發展迅速,事工蓬勃,人才輩出,惟當年有份於開荒的教會領袖,若未息勞歸主者,今已是八、九十歲或以上的長者。我們必須抓住這契機,多做口述歷史訪問,讓他們昔日的作為和見證得保存下來。

  曾有人擔心香港教會「斷層」,青黃不接,其實只要教會好好保存歷史,到一地步即使是一個只有百多會友的小堂會,也設立一個小小的資料庫,保存重要的紀錄和文物,就好像每個家庭有個「族譜」,起碼可追溯三兩代,後人就有根可尋,不會濁水飄流了。

  吳思源(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出版部委員)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咀嚼聖經】

【城市心靈】

【天角一坊】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牧心世情】

【環迴新界賞教堂】

【生命教育】

【畫出深情】

【譯經隨筆】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