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辦學旨在培養敬神愛人的中華精英


2978 期(2021 年 9 月 19 日)
◎ 教會之聲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教育主日

  香港自開埠以來,教會已積極辦學。時至今日,香港教會(包括基督教及天主教)所辦的學校佔全港學校數目幾近一半,計幼稚園近三百所、小學二百多間、中學近一百七十間。

  有人擔心經過社會風波後,特區政府會重新掌控教育,除了強調「愛國者治校」,又實施「國安法」和推行國安教育,再加上取消了通識科和代之以社會公民科,如此許多人認為香港教會辦學的空間會大大縮小,甚至名存實亡。究竟香港教會辦學之路會如何走下去?

  上世紀初,一位名叫伯格里(Samuel Pollard 1864- 1915)的英國循道會傳教士曾經在中國雲南昭通辦了一間中西學堂(現稱昭通二中),為那個既貧窮又落後的地方帶來改變;後來他更去到環境更加惡劣的貴州石門坎,那地方的苗族人原本連文字也沒有,還停留在刀耕火種、結繩刻木的原始生活,伯格里心中起了憐憫,決定在那裏辦學校,創立苗文,首倡雙語教學,男女同校,令當地苗人得到教育機會。

  其實伯格里除了辦學,引進天文、地理、英語、算術等新學科,也大力提倡婦女解放、反對包辦婚姻及童婚、反對纏足、禁止酗酒、改善公共衞生等一系列移風易俗的舉措。而為了投入當地人的文化,他本身也穿苗服、說苗語、與苗人同吃同住。他的名言是:「成為苗族中的一位苗族人…… 你們和我們是一家人。」

  無怪曾任中共總書記的胡錦濤先生,在出任貴州省委書記的時候,曾盛讚這位為中國人捨命的英國傳教士伯格里:「後來一場瘟疫,當地的百姓都逃走了,他卻留下來呵護他可愛的中國學生。最後,瘟疫奪走了他的生命。伯格里去了,在中國一個荒涼的小村裏,留下了他的一個墳墓,留下了他培養出來的一代中華精英。有人統計,這裏出過三個博士,培養出中共廳級幹部二十人。他傳播了知識和中國文化,留下了奉獻和敬業精神……」 (貴州新華網 7/11/2006)

  香港是中國境內的特別行政區,教會辦學旨在令學生有高尚情操,敬神愛民,對國家和社會有承擔,放眼世界,委身香港以至中華大地,成為有德才兼備的中華精英。

  香港教會辦學已有百多年歷史,成就非凡,也深得社會人士信任。我們切勿妄自菲薄,更加要牢牢把持辦學濟民、貢獻家國的信念和初心,這樣我們的學校必一如既往,得家長歡迎,也得政府信任,並且一定為中華民族的復興帶出祝福。

  吳思源(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出版部委員)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息息相關】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教會觸覺】

【咀嚼聖經】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牧心世情】

【環迴新界賞教堂】

【生命教育】

【畫出深情】

【譯經隨筆】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