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救亡 !?
第 2957 期(2021 年 4 月 25 日) ◎ 教會之聲 ◎ 區伯平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活在「紙筆墨」年代的人,自然回不去甲骨與竹簡的寫與讀。生活於「無紙」的數位社會新世代,寫與讀也踏在回不去的轉進歷程。數位通訊的科技與營運,形成空前簡便的寫與讀,促發起史無前例的大眾普及寫與讀。只需「手機」(早已遠超電話功能) 在手,任何人都可以隨時隨地書寫,隨時隨地閱讀;寫與讀的風氣從來未能如此興盛。
閱讀救亡,從何說起?「手機」成為人人的隨身必備,於是人都傾向在「正經辦事」之間的過隙短時來快讀與快寫。候車、輪隊付費、乘搭電梯;甚至行路,隨時可見無所不在的快讀與快寫。無妨說,都市人固然靜不下來,倒着意充份運用每一分秒;但是這也掀起「碎片閱讀」的評說,意思是淺薄、浮泛;甚至資訊娛樂化。
盛行的電子快讀當然不比「深度閱讀」,卻是貼近時代氣息的閱讀起步踏腳石。愛書的傳統出版人何妨放下厚卷書香身段,才能夠吸收以至培養新代讀者。推廣閱讀絕不能輕視以至忽略潮流的電子快讀,倒要編寫並且製作能夠「吸睛」,同時兼具質素的快讀產品;以至引介看者進到深度閱讀。在這談何容易之下還有一項現實難題:經費何來?
紙印閱讀不單不比電子閱讀簡便,又需要購買,自然不再是閱讀的唯一及優先選項。可是人都認為網上資訊是免費的,哪怎會甘願付費來線上閱讀!教會圈子慣常的免費或少費措施,更強化了信徒的「免費信息」意識。其實電子快讀難免必須免費,接續引介往的深度閱讀,就需要收費。「付費知識」的觀念,社會上已經日漸普遍接受。信徒需要健壯的認知,突破「別人奉獻,我享免費」的怪念。
寫與讀是人類社會的獨有活動,亦必長存不息。寫與讀聖經促成基督信仰與教會。貼時前進,推動閱讀者任重道遠。
區伯平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