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本是偶然


2949 期(2021 年 2 月 28 日)
◎ 城市心靈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近幾年香港多了人移民,單是去年(2020年)就有近五萬人離港移民他國。常有人用「道德」以至宗教的角度去評移民的對錯,也有移民者用種種大道理去解釋他們的決定。最近讀余英時教授的自傳,其中提到他曾徘徊於去留袓國的掙扎。

  話說四九年十月中國大陸政權易手,才得廿歲的余英時原本就讀北京的燕京大學,在五零年元旦日過羅湖橋到香港與父母會合,原本計畫是暫時入讀錢穆教授開設的新亞書院。但余英時的內心仍接受不了以香港這個殖民地為久留之所,所以計畫有一天必回國去。

  幾個月後,雖然明知父母想他留在香港,但年輕的他始終認為中國本土才是他安身立命的所在,遂買了火車票由九龍到廣州,打算再轉車回北京。不料火車入了中國境內不久,就在石龍這個地方發生故障,以致接駁不到北上的火車,需停留一晚。而就在那幾個鐘頭,余英時憶述自己的思想起了很大的變化,他開始懷疑回京的決定是錯誤的。

  他說首先想到父母的需要,他們留在人生路不熟的香港,沒有兒子在身邊,會是十分的困難。其次他反省到自己一味嚷着回國報効,其實只是抽象之談,根本沒具體內容。再者當時韓戰爆發,香港和大陸兩邊往來日趨嚴苛,若他繼續北上,他日要到香港與父母團聚機會甚渺茫。

  他說就在這幾小時,他翻來覆去的檢討,就在最後一刻,他決定重回香港。余英時說作了這個決定後,原本鬱結的心情豁然開朗。事實上大家知道,余英時這個決定最終改變了他的一生,他回香港就讀新亞數年後,五五年有機會赴美國哈佛大學進修,之後在學術上的成就不贅了。

  引述這個例子,不是要印證移民在道義上的對與錯,乃是指出移民或去留,往往只是憑藉一個直覺,或者情感上的一個決定,有時甚至好像螻蟻在感到安全受威脅時覓路求生,都是即刻當下的反應。

  當然做了決定之後,一切必定截然不同,得失順逆也難料,然而這才是考驗一個人的修為和真功夫。至於「決定」本身,借用余英時幾十年後的說法,「這是偶然中的偶然,當時我對此絲毫沒有意識到。」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教會觸覺】

【城市心靈】

【天路歷程】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旅遊世界基督教】

【牧心世情】

【生命校園】

【畫出深情】

【福傳中華踏腳石】

【譯經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