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行(一)印尼化政策


2946 期(2021 年 2 月 7 日)
◎ 旅遊世界基督教 ◎ 龔立人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香港人對印度尼西亞(印尼)並不陌生。除了因為有十萬名印尼籍家庭傭工在香港工作,更因為有一定數目印尼華人移居香港生活。香港人到印尼旅行主要到峇里島,其他地方就少到,也不太留意其政治變化。二月份,我將集中介紹印尼。

  當新冠狀病毒肺炎在香港爆發初期,香港人搶購口罩。我聯絡在印尼朋友,幫我購買口罩。他很快就寄口罩給我。後來,印尼也受感染了。我反問他,是否需要口罩?他回覆,不用。先在此多謝印尼朋友。

  按二零一零年人口統計數字,華裔印尼人人口接近三百萬,佔1.2%總人口。獨立後,印尼政府於一九四八年頒布國籍法,接受華裔印尼人成為印尼公民,因為在荷蘭統治期間,華人視自己為中國人,沒有被接納為印尼人。一九五五年,印尼政府與中國政府達成協議,在印尼的華人要在中國籍與印尼籍中二揀一,不可有雙重國籍。這解釋為何在一九五零年代後期有很多在印尼的華人回到中國生活。踏入一九六六年,新總統蘇哈托推行同化政策,要求華裔印尼人將他們的名字改為印尼語讀音。例如,姓氏林改為Limanto、Wanandi、Laksamanda等字。同時,他禁止華裔文化(例如,新年)、用華文和華裔教育等(直到二零零零年)。再加上當時社會對華裔的歧視和暴力,這進一步使這三十多年的政策成功地將華裔印尼人與華裔文化隔離。例如,雅加達第一位非穆斯林及華裔省長(2014-2017)鍾萬學要求人不要叫他客語小名「阿學」(Ahok),而是Basuki Tjahaja Purnama。這可能因為他要避免因他的政治身分而導致種族矛盾,也可能因為他已接受自己是印尼人,華裔已沒有意思。另一方面,在同化政策下,那些不願意被同化的華裔更視自己是外國人。反諷的,總統蘇哈托卻倚賴華裔商人的經濟支持,所以,富裕的華裔仍可以以華裔自居。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城市心靈】

【天路歷程】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旅遊世界基督教】

【每月眉批】

【牧心世情】

【生命校園】

【畫出深情】

【福傳中華踏腳石】

【譯經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