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路》想起


2941 期(2021 年 1 月 3 日)
◎ 心靈絮語 ◎ 李碧如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今年是意大利名導演費里尼誕生一百週年,香港搞了個紀念影展,卻因第四波疫情影響,電影院又要關閉,好多影迷雖然搶先購票,亦無緣觀看大師傑作。

  我算不上是大師影迷,年輕時從《中國學生週報》得知其名,湊熱鬧購票觀看大師名作《八部半》,可惜程度所限,實在看不明白,只隱約記得當時苦苦掙扎,始終敵不過睡魔來襲,除了記得片子開始有個人飄上半空之外,其他內容早就煙消雲散,春夢無痕。「八部半」只看了半齣實在羞家,從此不敢再輕言觀看費里尼的電影。

  不過,今次有機會看了大師更早期名作《大路》竟大為改觀,這齣拍於一九五四年的黑白電影原來那樣動人心弦,叫人看後久久難以忘懷。此片當年在威尼斯影展獲得銀獅獎,到一九五七年在美國正式上映,同年即奪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我們叫早期粵語片為粵語殘片,皆因多半拍得比較粗糙原始,但人家一齣拍於六十多年前的舊片,現在看來卻完全不覺過時,無論故事的完整,鏡頭運用的流暢,比諸今日新片毫不遜色,這中間分別實在值得思考分析。

  看完《大路》,醒覺當年看不懂費里尼,可能跟人生經驗有限與電影知識貧乏有關。欣賞藝術,無論是音樂、繪畫、戲劇、舞蹈,其實都需要學習,只有經過學習,才能培養出欣賞能力,電影欣賞尤其如此。藝術教育愈早愈好,此所以為甚麼要讓孩子從小多學習藝術課程。香港家長視孩子的課外學習,為多添幾張「沙紙」增加升學本錢,殊不知讓孩子學習藝術課程,不管是音樂或繪畫,重點不在能否成家,而是培養出鑑賞能力,為閒暇增添情趣,讓他們一生受益。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雲彩見證】

【城市心靈】

【天路歷程】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旅遊世界基督教】

【每月眉批】

【牧心世情】

【生命校園】

【畫出深情】

【福傳中華踏腳石】

【譯經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