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子女機不離手研討會
 探討網絡世代機遇與隱憂


2941 期(2021 年 1 月 3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今時今日,不論是消費、學習、娛樂和社交大都在網絡上進行,成為生活一部分,惟家長又擔憂子女會手機不離手,沈迷網絡和電玩。突破機構已於十二月十二日舉辦「當子女機不離手研討會——網絡世代的機遇和隱憂」網上會議,多角度探討青少年網絡世代的機遇和隱憂。

  香港科技大學副教授兼高級顧問(創業)黃岳永教授分享「網絡世代的機遇與青年人的裝備」,他形容「Z世代」(泛指九零年代中期至二零年中期出生者)屬電子世代,從小就習慣使用網絡及電子器材,加上疫情下更需要以資訊科技溝通學習,可見科技與人早已不能分割。

  他引述台灣學者分析,推算未來有機會出現的工種包括物聯網專案經理、資料科學家、體驗設計師、電商直播製作人及社羣小編等,因此在網絡世代中,青年人必須裝備自己,迎接挑戰。他認為,青年人最需要學習批判思維、創意、溝通技巧和合作能力,同時也要鍛鍊解難能力,遇上困難時,願意走出安舒區接受挑戰,並懂得處理複雜問題等。

  此外,他又留意到很多年輕人同時具備不同身分及工作,例如全職學生可兼任街頭表演者、「格仔舖」店主、管理社交平台購物店等,只要平衡生活,許多工種可同時發生,預視這將成為未來新方向。他重申,身處網絡思維年代,世界正逐步轉變,傳統行業亦面對巨大挑戰;隨着新工種出現加上疫情令不少公司倒閉,未來部分行業將迎來重大整合及革新,故必須多元及多方向地計畫未來。

  

  探討成癮定義 重建健康生活

  在「網絡行為的隱憂——對青年人身心社靈的影響研究」環節中,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盧健銘博士指,了解網絡成癮前要先了解屏幕時間(screen time)──工作和學習以外時間接觸任何類型的屏幕媒體,當中分為健康的使用者、高危使用者,以及成癮的使用者。衞生署二零一八年建議,六至十二歲使用屏幕時間應為少於兩小時,惟大部分青少年未能遵守,據統計處去年資料所示,有30.6%至59.1%十至十四歲青少年每日使用二至十小時,遠超衞生署要求。

  盧博士提醒並非愈少愈好,因有研究指一個完全不使用的青少年,比每天使用一小時的人患抑鬱症的風險較高,同時過度使用所產抑鬱症的風險亦愈高,「不要讓屏幕時間取代日常生活的活動,例如運動、與家人和朋友相處的時間。」

  她續言,網絡成癮是指因過度使用互聯網以致工作、學習和日常生活等方面受嚴重影響。她指出,行為改變的階段中的前思索期或思索期,成癮者未意識到成癮影響,直至準備期才接受需要改變成癮,行為期則嘗試以行動面對及處理成癮問題,最後重建和維持健康生活。她續言,成癮是一種依附,或依賴於任何物質、事物,人或意念,以致其他現實生活都被忽略。故她建議家長要先與青少年子女重新聯繫,介紹其他活動,幫助他們回復健康生活。

  

  了解成癮底蘊 父母以身作則

  精神科醫生崔永豪指出,人最基本需要是維生、情緒和智能,滿足這三種需要就能產生正面情緒。情緒是行動的主要推動力,當行為帶來正面情緒,或能帶走負面情緒時,這個行為便會增加。「如果電玩或網絡與其正面情緒連繫一齊,產生很多正面經歷,如其中的閃光吸引眼球、從中得到現實世界得不到的認同時,電玩可以令人全程投入、快樂不知時日過的境界。」

  他續指了解成癮行為的底蘊,父母可以從四條問題探索。第一是「問題行為為當事人發揮着甚麼作用」,問題行為是否舒緩痛苦難受的情緒,成為避難所;第二是「人最基本三個層次的需要是否已被滿足」;第三是「腦袋能力發展如何」,腦袋一般要二十五歲才能完全成熟,前額葉控制自律自制;第四是「為內容來自哪裏」,長輩不良榜樣是否多於良好榜樣,家長自身有否對手提電話上癮。

  他建議家長要反其道而行,不是靠說話輔導子女脫離電子或網絡成癮,而是藉着環境和經歷讓他們回復健康生活,並明白不是瞬間能剷除固有行為,而是漸漸建立新行為。家長亦應發掘子女的優點強項,同時體諒他們是「未能」而非「不為」,也要以身作則,由自己戒掉開始,成為子女的學習機會。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雲彩見證】

【城市心靈】

【天路歷程】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旅遊世界基督教】

【每月眉批】

【牧心世情】

【生命校園】

【畫出深情】

【福傳中華踏腳石】

【譯經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