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31 期(2020 年 10 月 25 日) ◎ 心靈絮語 ◎ 李碧如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少年在小學時代經評估為IQ132的資優生,升讀中一時成績相當不錯,到中二卻一落千丈,估計是沈迷網上遊戲所至,但其實他從小五起已經每日玩手機遊戲超過十小時,甚至不眠不休,這種沈溺上癮,在自制能力較弱的少年人身上實在相當普遍,世衞亦將打機上癮列為「遊戲失調症」的精神疾病,可見得家長們真要及早學會辨識和預防。
最近,Netflix上架的一齣紀錄片《願者上網》便是探討社交網絡衍生的各種問題,其中當然包括了「沈溺」,利用人工智能,開發商能夠分析數據度身訂造吸引用家,久而久之,用家失去自由意志卻不自知。
成年人尚且受操控而不察覺,更何況是心智未成熟的少年人?因此,家長們千萬不要為了方便,隨手給孩子奉上電子奶嘴,孩子一旦愛上並且沈迷手機遊戲,要戒掉可比普通奶嘴艱難得多。
報章轉述了心理學家對家長的建議:為孩子培養多元興趣,如運動、繪畫、音樂……還要多陪伴孩子郊遊,以身作則不做低頭族,都是切實有用的辦法,不過,更重要的是,從小訓練孩子自制力,能夠節制,適當控制自己的慾望,才能禁得住引誘,才不會變成「手機」的奴隸。
《願者上網》結尾訪問了不同學者,其中一位這樣提議:「離開那個系統,刪除吧。出外走走,看看世界多美!」這話真好,網上世界說到底不過虛擬,那些人那些事那些遊戲,無論如何精采,都比不上親身去看去聽去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