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近期在本欄討論語音,強調有些人的語言沒有‘sh’音,只有‘s’音,例如廣東話和希臘文。有些語言連‘s’音都沒有,只可以發‘t’音,例如大溪地語和基利巴斯語。有些人學外語和說外語時,都不能發出自己語言所沒有的音素,例如日本人發不出‘l’音而轉發‘r’音,廣東人則相反,發不出‘r’音而轉發‘l’音。
為甚麼很多人不能發他們母語沒有的音素呢?相信這是因為他們已經過了學習語言的最佳年齡。換句話說,不論甚麼人種民族,不論甚麼語言,只要說話的人從小就在某一個語言的環境中長大,他都能夠以純正地道腔調說當地語言。君不見那些香港土生土長的印度裔或尼泊爾裔人說得一口純正廣東話!反而很多外省人來香港生活多年,即便敢於說廣東話,仍帶有濃厚外省腔調,把許多廣東字發成懶音,尤其字尾音素是“k、m、p”的都發不出來。例如「三十」說成「山實」,「立刻」說成「喇哈」,「霹靂」說成「批喱」。
語言學家曾多方研究實驗,發現嬰孩由出生到六個月大,能接受吸收任何語言語音,好像一張白紙等待寫上任何記錄。過了這個關鍵年齡,幼童就只專注吸收這個語言的音素,雖然他仍然可以吸收學習其他語言,尤其可以區分哪個是母語,哪個不是。其實嬰孩還是母體內胎兒時,已經受母親語言薰陶,出生後特別認同這母語和對其特別敏感,對其他語言卻沒有反應。嬰孩長大直到十二、三歲,在發育期開始前仍然可以有效吸收學習其他語言。假如從嬰孩直到十二、三歲成長期間,同時吸收和說兩、三種語言,以後一生人能操這兩、三個語言,猶如母語。不過能真真正正一生人操兩、三個母語的人實在罕有。
筆者於十二、三歲時就開始學習法語,所以尚算說得流利純正,曾有法國人說在電話和我交談聽不出是亞裔人士,見面時才恍然大悟。另外有位多年旅居法國的香港友人,三十多歲才學法語,總是把震喉嚨的法語“r”音素發成英文卷舌尖的“r”音素。筆者四十歲才學西班牙語,不單發不出西語震舌根的“r”音素,更不能區分“pero”(「但」)和“perro”(「狗」)兩詞。
身為年輕父母的讀者,假如你們兒女未滿十二、三歲,又想他們以後說流利外語,應盡早給他們學習外語機會,否則年紀一過就錯失了寶貴機會。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釋經講道】
【培靈奮興大會 禱文】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教學抗逆】
【旅遊世界基督教】
【牧心世情】
【生命校園】
【畫出深情】
【福傳中華踏腳石】
【譯經隨筆】
【閱讀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