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30 期(2020 年 10 月 18 日) ◎ 教會觸覺 ◎ 翁傳鏗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因着這突如其來的轉變,我們以從「危」發現「機」的心態來應對,還幸銷售額對比去年尚算平穩。然而面對傳統銷售模式的轉變,以及即使同工做了完美計畫,心態上仍是波動,因為有很多未來的事情,委實不能悉透,所以只能在不穩定之中,見步行步,甚至可能不穩定已成為常態。當然有些影響,科技是難以補足的,例如不能與讀者羣直接接觸,以致失去互動,以及與世界各地的聯繫(特別是內地)也因着面對封關,很難深入交流。
面對現時的困境,只有期待上主賜我們忍耐之外,也盼望得着智慧,走出困境:首先是閱讀風氣的加強,我們期望能改變過去華人教會的講座,往往是講員的表達與推廣書籍存在很大的鴻溝,如果講員能夠介紹適合書籍,讓會眾可作延伸閱讀,必定能夠振興出版,甚或主日講道,講員當然應以聖經為中心,然而除了引述生活例子之外,能否也摘取書籍恰當的論據呢?
其次是網絡書店,仍在嘗試階段,坦白而言,出版社之間是有競爭,良性氣氛或許可促進成長,不過是否可以合作,增強力量,携手幫助讀者以合理價錢易於購買心儀書籍?另一方面傳統銷售方法未能配合時代步伐,同業更應一起努力,同心探索未來可能性的方向,如無人書店的可能或其他形式的發展。甚或可透過教內的KOL,聯繫接近閱讀口味的讀者,由各出版社提供同類書籍配合。
第三方面應多辦讀書會,除了傳統的實體聚會外,也可舉辦網上讀書會,內容也可考慮由專注一本書的精讀,增加以書種為內容的讀書會,以收精讀及略讀並重之效。
至於金書獎及文字事工研討會的取消,對於基督教出版事業或多或少都有影響,因為金書獎雖然對書籍銷售影響不大,但對同工的讚賞和鼓勵,有着肯定的作用。至於文字事工研討會,旨在凝聚世界各地華人文字同工的交流,有助擴闊視野的功能。
最後,筆者認為隨着閱讀人口下降,除了期待教會增長,信徒閱讀增加之外,更需考量到社會日趨複雜,到底基督教出版社應否由信徒層面,增加關懷非信徒,這樣會否失去基督教出版的核心價值?我認為如以中國基督教出版先驅廣學會的「廣傳福音,推進學術」為師,則問題不大,最重要的是如何將信仰精神蘊含普世價值,潛移默化地推進上帝國福音。
翁傳鏗(基督教文藝出版社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