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是家的守護天使


2930 期(2020 年 10 月 18 日)
◎ 畫出深情 ◎ 黃葉仲萍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香港人叫小孩子為「化骨龍」,當然這是戲言謔語,不過這稱號大意是指孩子會消耗父母的資源和力量。這是從成年人的角度看!

  如果改以小孩子的角度看,又會是怎樣呢?家是他們的安全網,所以家的存在是代表着孩子的生死存亡。單是就生存需要的層次來講,孩子一定會盡他的能力去保護他的家,他們希望父母可以繼續照顧他。小孩子甚至還未能了解他所做的事,而生存的本能就會推動着他去做一些平常不會發生的事。

  如果我們以系統角度去看家庭的時候,不單只從孩子身上的問題去看,是可以找到很多孩子拯救家庭的例子來。父母或成年人關係出現衝突、決裂甚至隱藏着角力的情況,孩子可能會表現得特別的乖巧、早熟,甚至會承擔着一些成年人的角色或責任。通常我們會稱之為「生性」,事實上這些「生性」的孩子是敏銳地感受到家庭系統的壓力,而挺身平衡捍衞這系統。另外一些有病的孩子,或是行為有偏差的孩子,也是用他的方法,希望平衡家庭系統的壓力。如果我們不是從系統的角度去看,比較難看出這背後的圖畫,甚至很容易界定孩子是家中的「問題」,而忽略了核心真正的問題。

  在一些較為幸運的個案中,我們會看見父母因着孩子的病、他的行為問題,願意放下角力或爭持,一同去努力幫助孩子。可是對一些家庭,把問題交給別人處理,孩子往往容易變成了那問題,敏銳的孩子反而變換了成為犧牲品,是很可惜的事。

  在處理家的時候,如果退後一點,從系統、從抽象的動力的角度去看,往往有意想不到的發現!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釋經講道】

【教會觸覺】

【培靈奮興大會 禱文】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教學抗逆】

【旅遊世界基督教】

【牧心世情】

【生命校園】

【畫出深情】

【福傳中華踏腳石】

【譯經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