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與感性


2916 期(2020 年 7 月 12 日)
◎ 平視人生 ◎ 蘇永權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談到「理性與感性」,大多數人會想到同一名字的小說或把小說改編而成的電影,當中大家一定會想到小說中兩位姊妹兩極的愛情觀,所以一談到理性與感性很自然也會跟愛情拉上關係,而且兩者像是會勢不兩立。不過,其實創作的過程兩者不但不是對立,更要相輔相承,作品才真正做到「情理兼備」。

  我們寫文章有不同的文體,有描寫文、抒情文或議論文,拍攝影片也有不同類型,有動作片、愛情片或驚慄片;紀錄片也有觀察式、投入式或詩意式。當然每種文體或類型有它獨特的模式及表現手法,如果我們在作文堂或考試時會要求我們以某種文體寫文章,我們必須要跟從,但當實際應用時,就應以綜合模式來創作,正如在課堂上,我經常以廚師用刀作比喻,他有十張不同類型的利刀,用以切割不同種類的食材,但刀法才立見高下,甚麼食材用哪張刀你要瞭如指掌,實戰當然沒有規定你一定要一刀走天涯。所以一個出色的作品一定要用盡你所有祕技,當中情與理的利刀當然不可少。

  記得多年前,曾製作一輯有關少數族裔學生在港學習中文困難的紀錄片,談及他們學中文有多難,既沒語境又無支援,但又硬要他們融入主流教育制度。中文不合格永遠活在社會的最低層,所以片中我們首要是把道理說清楚,觀眾才能了解問題的所在;繼而一個學生個案,她感觸地說出如何在多次DSE中文科失敗中站起來,之後她結識不少本地同學,可以完全融入香港主流社會,讓受眾感受到他們的苦況。

  要做到「有情有理」,一定要完全了解你要鑽研的題材,才可以有條不紊地說清楚你的故事,另外更重要的是你要對你表達的題材及內容有自身感受,以「同理心」代入其中,所謂「要有feel」,如果你自己對要拍攝的故事或所寫的文章都毫無感覺,又如何令受眾看後也會有感覺甚至產生共鳴呢?所以作為一個創作人,理性與感性都一定不可或缺。

  有些人太過理性會給人冷漠的感覺,但如過分感性又會被人認為是太過感情用事,做人處事理性與感性應如何拿捏,確實是一門大學問。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天角一坊】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教學抗逆】

【旅遊世界基督教】

【牧心世情】

【生命校園】

【畫出深情】

【譯經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