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苦中質疑上帝同在
 詩篇提醒神信實不變


2916 期(2020 年 7 月 12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環球聖經公會於七月三日在基督教樂道會尖沙咀堂主辦「基督信仰六堂課」系列講座「上帝是我們困苦中的依靠嗎?──從舊約聖經看天問」,建道神學院教牧系系主任黃天逸博士從舊約詩人的經歷,整合現代心理學理論,探討上帝與人之間的關係。

  詩篇二十三篇為信徒熟悉的經文,黃天逸博士指,一般均以上帝為牧羊人的身分理解此經文,因祂的保護,羊羣才得以安全地躺臥歇息。惟他補充,舊約聖經較少將「杖」、「竿」和「牧羊人」等字詞相連而用,尤其「杖」為君王所用,加上舊約常把君王和牧羊人相提並論,可見經文所指的牧羊人更有君王身分。「詩篇二十三篇所描述的牧羊人,不只是能保護羊羣,更是供應需要、賜安穩和安全……叫人復興和最終得勝的牧羊人式君王。」

  表示,如要理解詩篇二十三篇,必先查看上文(二十二篇經文),惟二十二篇卻是申訴詩(哀歌),與二十三篇的信靠詩截然不同。他指,從二十二篇內容看出,詩人大衞正處於深淵痛苦中,雖然他明白祖宗如何經歷上帝(3至5節),卻認為一切均與自己無關,只感受到無助、屈辱和無奈(6至8節)。他續言,詩人最沈痛之處並非敵人的攻擊,而是認為上帝已離棄了他,對上帝產生懷疑。

  他引述心理學家以「依附理論」理解上帝與人之間的關係,歸納為人不單要感到上帝靠近,更要得到上帝回應和投入,知道祂明白自己的困難,以致上帝能成為「安全的避風港」和「安全的基地」。他又以心理模型,解釋信徒在困苦中對上帝失去信心的原因──第一為「安全感為優先模型」,即上帝能在危險中滿足信徒身、心、靈的需要,於是上帝成了絕對的依附對象,使人與祂結連並產生安全感;第二為「需求滿足優先模型」,即上帝給予並支持人有自由意志,又讓人有能力應對處境,並提供溫暖的關懷,使人知道自己與祂結連,當這些基本心理需求達到時才可經歷上帝。

  惟他補充,人如在成長過程中產生不安全的依附關係,將對自己和別人形成負面看法,甚至也以負面角度看上帝。因此,從「依附理論」可見,上帝確實是安全可信的對象,但同時信徒看待信仰的態度或身處逆境,也會動搖自己對上帝的看法,以致誤以為上帝離棄了自己。

  黃博士提醒,牧羊人從不會站在羊羣前方,相反應站在羊羣中後方位置,仔細察看羊羣,當牠們出現危險立即施予拯救。「大衞要我們明白,這位牧羊人不是常常在前方帶領,讓我們看見,這不代表祂離棄我們;而是默默在後方保護我們,用上一切力量確保羊羣平安。」他坦言,痛苦絕望或會使人質疑上帝的同在,正如大衞也曾陷入迷思,但大衞卻很快清醒過來,明白上帝從不是遙不可及的君王,相反永遠將人的福祉放在首位。

  最後,他籲信徒不要只渴想詩篇二十三篇的「草原」,盼望當生命經歷低谷時,縱然肉眼看不到上帝,也能確信祂是在背後看顧人的牧者。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天角一坊】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教學抗逆】

【旅遊世界基督教】

【牧心世情】

【生命校園】

【畫出深情】

【譯經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