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境中人心恐懼不安
 籲教會把握佈道契機


2913 期(2020 年 6 月 21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疫情下,教會相繼取消實體崇拜和團契,卻吸引了不少非信徒觀看網上崇拜,藉此認識信仰。神召神學院已於五月二十五日,透過Zoom應用程式舉辦「在疫境中的佈道契機」講座,一眾講員分享疫情下的見聞,反思如何在「逆」境中做好佈道事工。

  甄偉亮牧師指,教會在疫情期間曾在社區收集口罩,透過與區議員和部分機構合作,將口罩派發給有需要的人;後期當市面口罩貨量逐漸充裕,則改為派發乾糧和超市劵等日用品。他稱派發過程中,街坊感受到主的愛和關心,弟兄姊妹也因幫助到他人而快樂。

  回想抗疫日子,他認為福音工作最重要是發乎內心,強調教會並無針對疫情的全盤事工計畫,而是出於愛心祈禱,求主讓同工解決社區的需要。另外,他指教會就收集物資一事只作簡單呼籲,卻陸續收到非會友從不同渠道聯絡教會,表示希望捐贈物資祝福有需要的坊眾,可見所有物資均是從上帝而來。「疫情中教會真的很重要,重要性在於她(教會)代表耶穌關心街坊。」他直言,街坊收到福袋後不代表會返教會,但派發過程中,卻在他們的生命播下福音的種子,讓他們知道耶穌的愛和基督徒的關心。

  楊依蓮校友留意到,隨着去年社會運動和最近爆發疫症,人們看不到出路,經常活在恐懼之中,所以內心也變得柔軟,更願意接受同工祝福和代禱。她又指,疫境下人更明白生命非自己能夠掌握,希望在困境中尋求上帝,所以不少離教者也願意重新認識信仰和祈禱。她分享,有朋友一直十分抗拒基督教,但隨着疫症爆發,全球確診數字每天攀升,朋友內心恐懼不安,於是為其代禱,感恩最終決定信主,現正接受信仰栽培。她又提到,疫情下不少年輕人在家敬拜和親近主,不論是否信徒,生命均比從前更貼近主,更能察看自己與上帝的關係。

  陳國恩博士指,疫情改變了傳統佈道模式,年輕人平日在教會未必專心聽道,但網上聽道卻意猶未盡,甚至接續收看不同教會的網上崇拜。他稱,疫情下生活沈悶,有年輕人主動希望返教會和參加小組,直言這是一個讓新朋友接觸教會的機會,正如近月該教會恢復實體崇拜後,部分新朋友便是在疫情期間認識教會的。至於牧養模式方面,他認為現今世代,佈道會等傳統傳福音方式未必適用,相反友誼佈道或更有效;從前由牧者一人餵養會眾,今天則改為推動弟兄姊妹完成福音事工,不再由牧者一人扛起所有責任,較重視羣體性。楊依蓮校友亦認同近年佈道模式改變,尤其疫情下,許多未信者參加網上崇拜後,因覺得講道有共鳴或詩歌感動人心而信主。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教會觸覺】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我們這一家】

【旅遊世界基督教】

【牧心世情】

【生命校園】

【畫出深情】

【譯經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