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參加了一次九十分鐘的活動,主持人帶領破冰環節,一玩就玩了一半時間。
的確有點喧賓奪主。破冰就是破冰,頂多算作頭盤,怎能充當主菜?事後,主持人也坦認,這個環節不慎拖長了……。不過意外背後,卻有不少驚喜。
是次活動聚焦聆聽,逾二十名成人參加者圍圈而坐,主持人一開始拋出三個問題,邀請各人分享。問題依序分別為:一、稱呼;二、說說一件趣事;三、講講來的原因。
第二題最難答。我坐得後,本有充裕時間好好思索。可是,任憑我在腦裏翻箱倒櫃,始終無法說服自己,哪一事足以逗人一笑。要是有,那件趣事純屬二手,僅從身邊人借來,不在自己身上發生。當下,恍然來了一記小悟,原來自己太悶蛋了,甚少套用一個有趣的視角細看日常。有人說了以下一個故事。說的人曾出國留學,有次上堂,班上一位伊朗裔學生忽然舉手,大喊「Execute me! Execute me!」(處決我!)。各人的神色即時凝重起來,怎料下一秒,班上爆出一陣笑聲。原來,這位同學發音不準,將「Excuse me」(勞駕)說成駭人聽聞的話!
除了以上一位人兄唾手說出一件趣事,不少人都苦無頭緒,有的乾脆放棄,閒扯到別的事。我不禁鬆一口氣,原以為是一己的問題,殊不知竟是眾人的問題。原來只要願意豎起耳朵,不難察覺人與人之間存在不少共通處。聆聽可以拉近你和我,於我這是當天學曉的第一課。
有美好的發現,也有不太美好的。聖經勸勉,各人要「快快地聽,慢慢地說」,我則相反,當天不只「慢慢地聽」,甚至聽也不聽,心裏只管想着輪到自己時該怎樣回應。你說你的,我說我的,對方所說的毫不重要,如此雙方根本並不同在,算不得是聆聽吧。更糟糕的,是我邊聽邊論斷,人家好心炮製一個笑料,我卻不覺得甚麼好笑。
儘管只是破冰環節,已夠我體會自己的不足。主持人說得好,聆聽除了涉及技巧,更牽涉一段關係。願意傾聽與否,不時取決於一道問題:我想和對方建立甚麼關係?
當天就有一位身為父親的參加者說,他想更加明白自己的囡囡,所以來了。原來,每次聆聽,也可化成一次免費抱抱。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教會觸覺】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旅遊世界基督教】
【牧心世情】
【生命校園】
【畫出深情】
【譯經隨筆】
【香港基督教醫療發展口述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