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默觀連結上帝
 學習與情緒共舞


2891 期(2020 年 1 月 19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身處彎曲悖謬的世代,加上近月社會事件,不少信徒均感到前所未有的無力感和絕望。九龍城浸信會關顧部輔導組已於一月五日,假九龍城浸信會舉辦「基督信仰與心理學回應社會議題」講座系列 ──「在絕望中盼望」,香港精神分析學會會長、心織園靈修導師許德謙牧師示範默觀,教導信徒如何面對情緒,在絕望中持守盼望。

  

  許德謙牧師解釋,默觀是基督宗教裏的祈禱靜觀方式,藉此親密地連結人和自己、上帝與萬物,簡而言之,就是察覺自己與身邊人、世界及上帝的臨在。他表示,香港經歷過去七個月的社會運動,許多人情感壓抑,無機會訴說內心複雜的感覺;結果當靜下來,情感便頃刻湧現,甚至與生命中其他經歷連結起來。

  他認為,面對無力感不單要察覺上帝,更要與自己連結,具體做法分別為「活出意義」、「陪伴情緒」和「篤信聖經」。「活出意義」方面,他建議信徒時刻思想生命中重要的人,願意為那人付出和努力活下去,如家人或教會肢體等;同時反思自己行事為人的原則及信念,思考如何以此燃亮身邊人。第二是「陪伴情緒」,他直言今次社會運動激發了許多人情感上的糾結,有人希望藉靈修解決情感上的混亂,但他強調:「事實上靈修不是為了清除混亂,而是幫助他以溫柔接納的態度,迎向這些澎湃的情感和思想,陪伴過程中體現新的自由。」

  許牧師進一步解釋,陪伴情緒過程中,首先可透過呼吸察看感受自己的身體,繼而將注意力放在思想上,思考上主的靈也在呼吸中。他表示,默觀期間會憶起不愉快的經歷,強調應純粹檢視不快經歷,而非再次「鑽進」負面情緒,甚至長時間停留在悲苦狀態,相反是透過默觀從情緒中走出來。另外,他指上帝造人時賦予人類情感,因此信徒必須接納,並承認自己有時未能控制情緒;他強調,信徒不應將情緒視為問題,而要多加探索內心,容讓自己開放心懷接受突如其來的情緒。

  最後是「篤信聖經」,他稱時局混亂下,基督徒讀經心急如焚,常要求上帝的話立即兌現,否則相關真理教導便被視作「離地」。他指,聖經除了講述當時的現實,也指向超現實層面,明確指出耶穌會回來審判死人活人,可見聖經內容包含過去、現在與將來。因此,他提醒信徒如不保持讀經和祈禱,只會看到眼前的成敗得失及黑暗,但聖經卻帶來盼望。「經文應許未必即時應驗,因為我們相信的耶穌不是『黃大仙』,你奉獻及討好祂,祂也不會以這樣(人希望的方式)去祝福你。」最後他勉勵信徒,不但要祝福不喜歡的人,更要祝福自己以免耗盡(burn out),默觀時承認自己的不足,求上帝幫助下,學習更愛自己和身邊的人。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教會觸覺】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旅遊世界基督教】

【牧心世情】

【生命校園】

【畫出深情】

【譯經隨筆】

【香港基督教醫療發展口述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