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七年醫科畢業後,鄭信恩醫生先從事急症室前線,後再轉向管理工作,二零零九至二零一五年任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下稱那打素醫院)行政總監,六年來見證上帝「給予那打素豐盛的支持」,帶領她過了一關又一關,今天她提醒自己,無論在哪一間醫院工作,都要活出基督的樣式來。
急症室反映現實
單從她的名字,鄭信恩說「已經知道我是在基督教家庭長大的」,家族從祖父開始已信奉基督,父親曾服務浸信會聯會。家人不少從事醫療界,媽媽是護士,所以自小的志願是當醫生,希望藉醫術來幫助別人。
實習後,鄭信恩於一九八九年到基督教聯合醫院急症室工作,她形容「急症室就像一個社會的縮影」,聯合醫院位於觀塘,在那裏「我看到很多社會上的問題,包括嚴重的貧窮問題」,在富裕的八十年代卻讓她「真的看見小朋友營養不良」。
當時聯合醫院屬補助醫院,資源有限,若被懷疑染上肺結核,只能做一些簡單化驗,較複雜的檢查,病人就要自費;而且沒有電腦掃描設施,頭部受創的病人若是緊急情況,便要轉送伊利沙伯醫院。鄭信恩那時就想到「假如我們能在規畫上作出改變,從而體現病人的需要,那不是很好嗎?」就此推動她後來向醫療管理上發展。
面向傳媒交代沙士疫情
不到一年後,她轉到政府醫院工作,一九九四年進修醫療管理,一九九五年起在醫管局總部辦事處,統籌各項專業及應變服務。而鄭信恩為外界認識的是二零零三年沙士時,被委派於每天下午四時三十分向傳媒交代最新疫情,她記得第一次(五月十五日)主持記者會時,需要公布聯合醫院病房助理鄧香美的死訊,那時「我不能控制自己悲傷的情緒」而自責表現不好,「說話一直處於結巴狀態」。
事實上二零零三年三月下旬,淘大花園大規模爆發沙士時,大批病人湧進聯合醫院,鄭信恩跟在那裏工作的舊同學,只能以舊約聖經詩篇一二一篇互相鼓勵︰「我要向山舉目,我的幫助從何而來?我的幫助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
與那打素共度時艱
二零零九年鄭信恩出任那打素醫院行政總監,雖然距離沙士已有六年,但她發覺醫護人員仍然留有一些創傷。原來當年威爾斯親王醫院為了實施控制措施,於三月十九日暫停運作急症室,而急症病人亦需往那打素醫院求診,當中有些是隱形沙士患者,致使有四十一名醫護人員不幸染病。
那時,鄭信恩還面對一個很大的人手短缺問題,因為「曾經有一個時期是醫護人員的逃亡潮」。問題雖然棘手,但因之前的沙士讓她看到香港醫護人員的自我犧牲精神,體會「醫護是懷着多大的勇氣衝進病房」,致使她在管理的崗位上,更加體恤前線的需要,最後「我十分慶幸天父眷顧了這所醫院,讓它能度過難關」。
兒科面對的壓力
她記得初到那打素醫院時,正值「雙非」高峰期,所謂雙非是指父母皆非香港居民,但他們在港出生的孩子可以取得香港居留權,導致不少內地孕婦跨境到香港分娩。因着地緣關係,鄭信恩指當時雙非問題「最嚴重的是那打素和北區醫院」,但由於北區醫院沒有兒科,所以當雙非兒童遇有甚麼問題,都會湧去那打素醫院;加上同年又出現豬流感,「兒科醫生的壓力很大,很多醫生都離職」。
在兵荒馬亂中,一位基督徒醫生的主管替她重組兒科服務,甚至吸引兩名私人執業的醫生加入,鄭信恩說:「其實他們在私營做得十分成功」,願意放下一切只是「因為他們想在基督教的環境下服務」,亦因此而舒緩了兒科的壓力。
二零一一年,那打素醫院的兒童精神科成立跨部門的「怡晴軒」發展計畫,為整個新界東聯網開展兒童精神健康服務,這個大型計畫獲李嘉誠基金會贊助。但原來鄭信恩之前曾面對一大難題,「當時醫生的數目並不足夠」,但卻碰到「政府突然有一些撥款」,讓她解決人手的問題,同時間,「我也拿到一個跟李嘉誠基金會配對的機會」。
這樣在人手上過完一關又一關,鄭信恩相信那是「主的能力」,即使是自己怎樣祈求也不能得到,「作為院長,我也沒能力去吸引這些醫生」。
「矜憫為懷」的現代版本
作為一間由宣教士於一八八七年創立的醫院,那打素醫院的院訓為「矜憫為懷」,本於基督對人的憐愛,一百多年後接任為院長的鄭信恩,理解為「要了解病人的需要」,她借用另一位醫生的說話,就是「同在、同心、同步、同行」。
「同在」,是指醫生可能要在數小時見數十個病人,每人只給予五分鐘時間,但病人其實已等了數小時,且數個月甚至半年才見醫生一次,鄭信恩認為此時醫生「要讓病人感覺與他同在」,不要跟病人沒有眼神接觸,「或好像沒有聆聽別人的說話」。
「同心」,是指同理心,醫生要體恤病人內心所關注的事;「同步」,是指治病有不同階段的需要,就像當救活了一個突然中風的病人後,就要關注他以後復康治療的需要,「出院後如何處理日常生活的事情,替他考慮家居改裝服務」。「同行」,就是關心病人整體需要,「與他一同共度他疾病的旅程(disease journey),克服他的困難」。
鄭信恩相信這四點其實就是基督教醫療強調的「全人治療」,那是她在那打素學到的,「用這個方式思考,也就能體諒到病人的身、心、社、靈的需要」。
她還想起一個傷痛的經歷。一個五十多歲的男士因糖尿病而要切除雙腳,否則雙腳會壞死,手術成功後病人卻接受不到,當天晚上在醫院自殺。「同事都感到十分傷心」,然後「大家都上了一課」,就是「當你治好了他的病,卻沒有醫治好他的心」的教訓。那次病人的心理狀態雖然曾被檢視,但因他故意隱藏自殺念頭而未被發現,所以鄭信恩也提醒「醫護人員要有一個敏銳的心」,而不僅只是「做到醫科書上教導的東西」。
院牧關顧心靈所需
那打素醫院還設有二十四小時候命的院牧服務,為病人和家屬提供心靈上的支援,貫徹全人治療和實踐「矜憫為懷」的精神。院牧的經費由那打素慈善基金會支付,鄭信恩說她當年曾見過一位黑社會老大,「跌斷了腳,到骨科進行手術」,因此認識了院牧,接觸了宗教,最後改變了人生。
院牧亦會支援醫護人員,「每個星期都會有恆常的午餐聚會,給醫生、護士、各職系的人員午餐時可以有一個敬拜的時候」,而病人只要沒有傳染病的都可以參加。
那打素醫院有一個小小的博物館,見證醫院走過蒙恩的歲月。在醫院員工中心出入口寫着「上帝活在我們醫院」,鄭信恩說那六年在那打素的日子中,每遇到困難就想起這句話作為她的幫助;而作為管理層,她祈求自己有屬天的智慧,在作任何決定時,「希望自己能站在上帝的一方」。
鄭信恩 ︳律敦治及鄧肇堅醫院行政總監
訪談日期︰2019年3月5日
訪談學生︰卓堡傑、孫鉻蔚 / 香港浸會大學
陳莉雅、鄭宇珊、陳欣彤 / 協恩中學
整理及撰寫︰馬少萍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教會觸覺】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旅遊世界基督教】
【牧心世情】
【生命校園】
【畫出深情】
【譯經隨筆】
【香港基督教醫療發展口述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