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及香港天主教會教堂的規模,首屈一指當屬位於中環的「主教座堂」。其次大概要算位於九龍半島中部,在窩打老道與太子道交界處的「聖德肋撒堂」(Saint Teres's Church)。教堂現時列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
當上世紀二零年代,九龍半島開始積極進行建設發展。那時天主教會看中半島中部的牧靈需要和潛力,於是在這個地區購地進行建置,在一九三二年建成「聖德肋撒堂」。教堂取名「聖德肋撒」,是紀念法國的 Saint Terese of Lisieux,以她作為教堂的「主保」及教友的學習模範。「聖德肋撒」是建造教堂時的本地中譯,現時她有更加普及的中文譯名,稱作「聖女小德蘭」。
小德蘭是法國人,生於一八七三年。她幾經波折地爭取,在十五歲時能夠破格地被接納以這樣小的年紀而加入修道院。小德蘭進入「嘉爾默羅隱修院」(Carmelite Monastery),以祈禱為終生職事。這個修會源起十二世紀,就是十字軍行動的年代。創建之時選址在聖地的 Mount Carmel,因以為名;基督教會譯作「迦密山」。由於創會會祖的一項特殊屬靈經歷,修會也稱作「聖衣會」。
聖德肋撒就是聖女小德蘭,她在一八九七年病逝,在世只活了二十四年。她死後,修會按習慣印發了小德蘭的生平成長憶述,名為 Story of a Soul(靈心小史)。這冊傳記迅速散發極大的感染力,小德蘭提倡的「神嬰小道」成長方針,廣受歡迎。她死後二十多年就被封聖。由於已經有一位十六世紀的 Teresa of Avila,因此前者稱為「大德蘭」,這位十九世紀的則稱為「小德蘭」。
那時法國向東亞擴張勢力,在越南及中國都有活動,聖衣會也隨之而來。小德蘭原本意在到越南或中國隱修,卻始終未能成行,只能終日為宣教祈禱;因此後來天主教會奉她作傳道的主保。在亞洲的天主教堂內,多置有聖方濟沙勿略(St. Francis Xavior)的雕像,作為往前線宣教的榜樣。又置有聖女小德蘭的雕像,作為在後方為宣教祈禱的榜樣。
區伯平(撰述,繪圖及拍攝)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教會觸覺】
【E療行傳】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深入以色列】
【牧心世情】
【畫出深情】
【譯經隨筆】
【阡陌上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