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老了,我可為你作甚麼?」這是一個值得深思反省的問題,因為每個人都會經歷年老的日子。如果整體社會都傳播着敬老尊長的文化和氣氛,人世間便充滿祥和友善,互相禮讓,彼此關心,歡笑喜樂。
在現今香港情況,人口逐漸高齡化,人的壽命不斷延長。中國古語:「人生七十古來稀」,但現今環顧社區,到處都看見七十歲以上人士;在大部分教會中,長者多佔五分之二或一半以上,因此,銀髮人士聚會和活動,是愈來愈多。現代人重視生活質素,追求有營養食物、居住環境衞生,加上醫藥科技昌明發達,使人生存機會增加。此外,近二十年嬰孩出生率偏低,平均每個家庭只有一個小孩,因着兒童和青少年人減少,長者人數相對地大大提高,形成社會高齡化的現象。
究竟我們在此情況下,怎樣推動敬老尊長文化?首先筆者認為當從教導開始,以真理啟迪心靈,培育對長輩感恩和愛護的心。聖經訓言,十誡中第五誡:「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出二十12)「我兒,要聽你父親的訓誨,不可離棄你母親的法則。」(箴一8)我們要向父母表達感恩,因為父母親有養育和教養之恩,所付出的代價和辛勞,並非可用金錢來衡量。長者們在教會中是何等寶貴,因他們對後輩的愛護和教導,加上愛心付出和捨己,使我們得到很大的益處和幫助。教會如為長者安排聚會和活動,並配合未信人士的需要,必使教會有更大的力量和作出正確決定,作出合理的事,正如舊約聖經,所羅門王的兒子羅波安,如果聽從長者羣臣的忠告,善待勞苦大眾,就不會使國家分裂為南北二國。
所以,今天教會要教導年輕信徒敬重長者,並聽從指示;教會領袖和教牧同工更需以身作則,由自己開始,建立一個良好的典範,就可以推動敬老文化,使信徒大眾心繫教會,以教會為屬靈的家庭。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慈惠部每年都有不同活動是適合長者參加,例如農曆年新春期間,舉辦敬老聚會;更歡迎長者參觀廣蔭頤養院環境設施,可以考慮申請入院,頤養天年。
詩篇七十一篇九節:「我年老的時候,求祢不要丟棄我;我力氣衰弱的時候,求祢不要離棄我。」這正是人在晚年心底的呼聲,值得去深思和反省。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E療行傳】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廣蔭頤養】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深入以色列】
【牧心世情】
【畫出深情】
【誰明宣子心】
【譯經隨筆】
【阡陌上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