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衞理公會出版的刊物《南鐘報》,最近慶祝創刊九十週年,我有幸與該報的總編輯簡永裕牧師見面。
簡牧師是位年輕的牧師,但他如數家珍告訴我《南鐘報》的故事,它如何由零開始,在馬來半島還是大英帝國殖民地、尚未真正開發的時候開始,經歷二次大戰和日佔的幾年,再目睹大馬獨立,這九十多年可謂絕不平凡。
曾有一輯十集的歷史紀錄片叫《下南洋》,講的是近幾百年華人遠渡重洋到「南洋」謀生的故事。
「南洋」是一個地理概念,以「中國」為中心點,其南方向海域稱之為「南洋」。 在幾百年前,南洋諸國多是英國或荷蘭的殖民地,這些國家或地區包括今日的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砂拉越、汶萊、菲律賓以至越南、泰國等,當時仍是人口稀少、相對落後但又有待開發,如此吸引來自中國大陸的華人民工,是挺自然的事。
下南洋的歷史直可追溯至中國漢朝,但大規模的移民潮主要在明末至清末那二百多年。當時因為國內戰亂頻仍,民不聊生,中國沿海省份(如廣東、福建)的人生活艱難,遂萌生南移謀生的念頭。他們坐的多是設備簡陋的木製帆船,飄洋過海,冒着生命危險離鄉別井,到完全陌生的環境重新開始,可謂一步一腳印,勇氣可嘉,而喪命旅途上或因在異地水土不服而死的不勝其數。
《南鐘報》九十週年報慶,想到昔日創刊時才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那時生活在馬來半島的華人信徒不甘於只是營營役役,他們辦《南鐘報》是為了成為「南洋」的「暮鼓晨鐘」,為所信的福音真理發聲。
教會是基督的身體在地上延續,不單要牧養基督羊羣,也要為真理發聲。馬來西亞獨立後,也經歷過大大小小的政治風波,例如六九年排華風暴。《南鐘報》多年來堅守崗位,不亢不卑,不巴結及諂媚權貴,這份風骨尤叫人敬佩。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E療行傳】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廣蔭頤養】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深入以色列】
【牧心世情】
【畫出深情】
【誰明宣子心】
【譯經隨筆】
【阡陌上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