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的樂章


2882 期(2019 年 11 月 17 日)
◎ 阡陌上的邂逅 ◎ 黎海華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使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泰戈爾1861~1941)

  西西小說《像我這樣一個女子》敍事女主角是葬儀化粧師,無獨有偶日本作家青木新門自傳《納棺夫日記》,寫入殮師故事。從最初的恐懼,到泰然自若,心生悲憫,至終徹悟生死。作品因被改編成電影《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第8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而暢銷。青木新門認為過去的人多半死在家中。他們病重不能攝食,任由身體像枯枝一樣瘦下去,如同晚秋枯葉散落的自然。古代修行人意識到自己死期將至,便斷食減食至彌留,安然而死。現代醫療機構有許多維生延命設備,卻未給人對死亡進行思考的餘地。改編的電影並未著墨於哲理探討,探索的是死者家屬因親人離去而増進的關係,讓死者體面入棺的人文關懷。書中主角是落魄詩人,電影主角大悟則是大提琴手。主角都因從事納棺師工作而不安,還要忍受周邊人的偏見。二者同樣因工作歷煉,面對死亡而發現生命全新的意義。日記主人翁原經營一家咖啡店,鋪子倒閉後與妻子吵架,妻子把一張報紙向他扔過去,他才看到納棺夫的招聘廣告。電影主人翁大悟則因交響樂團解散,礙於生活壓力,告別夢想,搬回老家。他循「服務遠行者」廣告求職面試,才知道這份工竟是納棺師。

  大悟父親在他六歳時因外遇離家出走,母親則幾年前過世,他未及見最後一面。起初他無法適應這份工,經常嘔吐。身上難聞的氣味進澡堂怎麼洗也洗不掉。他漸漸發現納棺師不只是幫死者更衣梳洗化妝而已,在一片悲傷的情緒裏,他的存在是一股安慰安定的力量。他發覺死亡是人類不得不面對的命運,季節的交替、候鳥的遷徙、鮭魚逆流返回出生地產卵,天下萬物都有定時。鏡頭下大自然四季變幻,讓觀眾緩緩品賞生死氣韻。幽揚的大提琴配樂貫穿入殮禮儀,驅散了死亡陰影。當妻子知悉大悟隱瞞她的職業,憤而回娘家。然而她逐步走近他的職場,目睹大悟的敬業專業:如何溫柔的替死者淨身化妝,為亡者進行最莊嚴溫暖的送別禮儀,並得着家屬的感激。她至終接納了他。

  這時他輾轉收到父親死訊,掙扎半天選擇了饒恕,前往認遺體。掀開白布是一張如同陌生人的臉孔,他一如往昔撥開死者緊握的雙手,瞬間一顆圓滑白石子滾了下來,正是他孩提時送給父親的。正如他也保留當年河畔父親送給他的大石頭。都是感情的寄語。原來父親離家後孤獨地在港口工作,因愧疚而不敢踏入家門。大悟第一次在告別式上流淚,邊整理儀容邊啜泣。送別了至親,迎來了一個新生命。石子交到妻子手心裏,大悟雙手一起緊緊握住放在她隆起的肚子上。

  黎海華(文.圖)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E療行傳】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廣蔭頤養】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深入以色列】

【牧心世情】

【畫出深情】

【誰明宣子心】

【譯經隨筆】

【阡陌上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