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的主題


2880 期(2019 年 11 月 3 日)
◎ 阡陌上的邂逅 ◎ 黎海華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經典,是我正在重讀、而非正在讀的書。」(卡爾維)

  今年四月中旬巴黎聖母院大火後,雨果《巴黎聖母院》成為亞馬遜網路書店最暢銷的書。讀者也在探索命運的命題。三百年前一個年輕人單獨爬上鐘樓,發現石牆上有手刻的希臘字母ANARKH命運。這個年輕人是雨果,這個辭語後來成就了這部不朽作品的靈感泉源。

  小說發展到第十卷末章,羣聚的丐幫扒手匪徒流浪漢要攻陷聖母院,誓要把藏在教堂閣樓內、被判絞刑的愛斯美「救」出來,國王的騎兵隊也帶着精良武器開拔過來,雙方混戰,屍橫前庭。趁暴亂,兩個黑衣人把愛斯美劫走。其一是流浪詩人格蘭。他成為誘鉺,讓女孩放心跟着走。渡了河到了絞刑架前,格蘭溜了。另一黑衣人掀開風帽,是副主教克洛德,他就是藏在黑袍下的蛇,他脅迫女孩跟他走,否則命運是眼前的絞刑架。她誓死不從。雨果筆下的克洛德,在宗教的聖袍和權貴階層的掩飾下,窩藏着毒蠍心腸。純真的愛斯美成為無辜的犧牲品。小說終局,卡西莫多、愛斯美、克洛德,全都逃脫不了死亡的命運。

  《巴黎聖母院》雖然依照歷史小說格局來寫,卻把重心放在人性悲劇上。雨果的理想模式是「悲劇的,而且是史詩式的」,尤其描繪克洛德終因慾望破滅而罔顧道德,不惜泯滅良知、棄守信仰立場,神聖價值全然破產。

  劇情以格蘭、克洛德、卡西莫多三人繞着愛斯美的感情發展。然而格蘭因利最後出賣了她,克洛德因無法佔有而置她於死地。卡西莫多則自始至終守護着她,至死方休。至於在法庭上棄愛斯美於不顧的護衞隊長腓力斯,他的悲劇是最後娶了他一點都無動於衷的未婚妻。

  《巴黎聖母院》百年來,從默片、歌劇、舞台劇、電影到卡通的製作和版本不計其數。鐘樓怪人的形像,有演繹為未經馴化教養的沈默動物,有演繹為善解人意、充滿高貴的人性光輝,不一而足。愛斯美的形像,有演繹為純真的十六歲少女,有演繹為充滿野性的成熟女孩。最膾炙人口的電影版本,則是一九五六年安東尼昆和珍娜露露主演的版本。這個版本使得雨果的這部作品更為大眾化,觀眾轉而尋求閱讀原作。

  黎海華(文.圖)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專題】

【E療行傳】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明心見證】

【深入以色列】

【牧心世情】

【畫出深情】

【譯經隨筆】

【阡陌上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