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如何參與醫療服侍


2880 期(2019 年 11 月 3 日)
◎ E療行傳 ◎ 張玉清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在三十多年醫療服侍工作中,經常接觸到不少教會弟兄姊妹到醫院關懷住院病人,他們經醫院的院牧部或病人資源中心作聯繫,接受所需基本義工訓練或牧關員訓練後,表現符合要求就可參與服務。在服侍的過程中,不難聽到弟兄姊妹表示病人來去匆匆,探過的病人一般來說很少會在下次再遇上。除提供復康服務的醫院外,實在不容易透過探訪與病人建立到較深的關係,更遑論關心到病者深層次的需要,探訪就不免流於表面的關懷。

  其實教會要做好關心病者的工作,近年已積極發展多向度的服侍,探訪住院教友、家訪體弱長者及病者、癌關團契等事工的發展,務求將主內的關懷帶到有需要的弟兄姊妹當中。但如何可以有效及適切地照顧到教會肢體以外的體弱長者、長期病者及晚期病者的需要,將基督的愛及關懷落實地傳達,走遍社區每一角落,實在值得我們深思!

  猶記得十多年前沙士期間,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極為疏離,不少長者及長期病患者有的不敢進出醫院;有的身體不適亦避免看醫生,困在家中缺乏關懷及支援,境況堪虞。有見及此,筆者工作的醫院一眾參與住院病人探訪工作的義工們,就建議走出醫院,進到病人的家中,以助了解這些體弱及長期病患居家病人的生活狀況及身心靈需要;這建議觸發了隨後一項大型醫福社協作服務—「九龍東出院病人支援計畫」的開展,醫院與區內超過三十個居民組織及地區教會攜手合作,配對已受訓的義工定期關懷探望有需要支援的出院病者。計畫成效顯示,原來病人在家中倘有教會及鄰里的關懷,身心狀況及自尊自信均會得到提升,從接受服務前三個月及後三個月的數字統計,使用急症室及非預約的住院次數都相應明顯減少近四成之多,原來對被關懷者來說,造訪的義工彷彿自己的至親好友,在關愛與祝福下,除身體及生活質素大大改善外,亦為活着帶來多一份意義。

  這項服務的見證,深信可以為教會在醫療服侍(Health Ministry)的參與帶來點點亮光與啟發。教會是否可以與地區醫院結連,透過醫療服侍作切入點,帶動弟兄姊妹組成出院病人關懷小隊,提供適切的生死教育及病者關懷知識與技巧訓練,為服侍由醫院返回社區,但缺乏關懷及支援的體弱長者、長期病者甚至晚期病患者作好準備,建立服侍小區,以教會弟兄姊妹的獨特優勢,配對服侍對象,透過定期電話關懷、家訪、陪伴、適切運動、愛心湯水、代禱等,讓這些可能從未接觸福音、未踏足過教會的被服侍者感到備受祝福,看到弟兄姊妹身上散發的馨香及美好的見證而歸信基督。

  在事事追求專職化的今日社會,實在很容易造成事不關己的人際疏離現象,我們能否給自己一個小小的挑戰,踏出安舒區,走進人羣,將主耶穌的憐憫關愛滲透所屬社區內每一顆有需要的軟弱心靈。冀盼在各教會弟兄姊妹齊心參與及推動下,讓整個社會不同角落燃起愛的火花,體現香港成為滿有祝福、洋溢基督關懷與憐憫的社羣(A Compassionate Community)。

  (作者於醫院行政及病人支援超過三十多年工作經驗,現擔任寧養服務工作)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專題】

【E療行傳】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明心見證】

【深入以色列】

【牧心世情】

【畫出深情】

【譯經隨筆】

【阡陌上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