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化雨‧恩澤蒼生


2860 期(2019 年 6 月 16 日)
◎ 淨山清泉 ◎ 李偉德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逾一萬五千位科學家於二零一七年十二月聯署公告,警告全世界要立刻採取行動,否則地球生物多樣性將面臨災難性的損失,為人類帶來無盡痛苦。全球暖化、環境生態危機迫在眉睫,我們不僅需要在公共政策上作出回應,更要在個人行為上進行改變;福音派在一九九四年便發表宣言,明言環境問題是屬靈問題,教會在此責無旁貸。

  然而,在現代社會急速改變,個人主義和多元主義氾濫的衝擊下,教會當如何發聲,引領信徒從信仰的角度辨清問題本相,以行動回應?基督教實踐神學家Richard Osmer倡議教會應避免採取附和個人主義或反現代化的威權主義的進路,並參照新教傳統恢復教會的教導公職(Teaching Office)。

  教導是維繫教會存亡的重要和恆常功能,包括「信仰傳遞」:決定信念和實踐規範、「再詮釋」:在處境中解釋信念和實踐規範和「教育體制化」:建立教導體制。Osmer強調教會教導需服膺在福音的終極權柄以下,並透過由堂會(Congregations)、宗派(Denominations)和神學院(Seminaries)三個中心組成的體制,共同發展,平等地以勸說,非強制性的方式進行。

  期盼香港的眾多堂會、宗派和神學院急步直追,教導信徒關愛受造世界。我們需要全面的神學反思,重尋信仰傳統中適切的信念,並學習認識當代生態危機,建立一套合乎聖經和教會傳統的環境倫理,結合教會整全的宣教使命。神學院是訓練牧者和傳道人的基地,我們極需要新一代的教會領袖有廣闊的視野,紮實的神學基礎以帶領信徒負起關愛受造世界的使命。

  堂會教導更是舉足輕重。堂會當配合羣體的實際生活處境,設計與他們信仰階段匹配的課程,在實踐中反思信念,強化教會禮儀,並靠着聖靈的能力協助信徒感悟創造主的奇妙和培育關愛受造世界的品格特徵及生活習慣。至於宗派方面,則可提供資源,支援各堂會推展教導工作,舉辦聯合活動;更可擔當堂會、神學院和環保組織之間的橋梁,就社會上的環保議題進行研究和發聲。

  如E. Brown所言:「如果環境危機是犯罪的後果,那麼,作為上帝救贖心意的部分,扭轉環境危機、修復受造界便只有透過教會才能發生。」而這亦只有在教會能適切地發揮其教導功能時才會發生。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E療行傳】

【HeHeSheShe】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淨山清泉】

【深入以色列】

【牧心世情】

【畫出深情】

【誰明宣子心】

【阡陌上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