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啟超的「心安理得」


2848 期(2019 年 3 月 24 日)
◎ 平視人生 ◎ 蘇永權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心安理得」這個四字詞語,大家都耳熟能詳,不過可能不是太多人知道,這詞語原來是來自清代改革先鋒梁啟超的手筆,他在自己的作品《新民說》中提到「心安理得、海闊天空」,他解釋,自己認為所做的事是順理成章的,心裏很坦然;海闊天空,像大海一樣遼闊,像天空般無邊無際,坦蕩的心胸像海洋與天空一樣遼闊。

  梁啟超的《新民說》主要期望喚起國人的自覺,並講述現代國民所應有的條件和準則。他認為,要想拯救中國於危難,重振大國之風,其中一個最根本的前提,就是要徹底糾正中國人本身的缺點。很多人認識梁啟超可能是修讀中史科時,知道他在清末推動中國維新變革的先行者,又可能曾讀中文課本課文<最苦與最樂>,孤陋寡聞的我當時的確對梁啟超會「另眼相看」,想不到政治家以外的他還對世事與人情看得如此精確、透澈,既有宏觀視野,亦對人生百態有細緻描述。

  「心安理得」這四字最為深入民心,甚至已成為大家心中的諺語,應是每當我們做事前會撫心自問,是否對得起自己也對得住別人,所謂「利人利己」才會心安理得。但有時候會有「利人損己」的時候,如有人要搬些東西進電梯,你會選擇替他按着電梯開門按鈕,待他搬完東西抑或就手旁觀。你可能會損失時間,但可助人一把,至於是否心安理得則視乎個人有否自省和將心比己,如有一天自己是那搬東西的人又會怎樣呢?正如梁啟超所述如自己認所做的事是順理成章,心裏很坦然的話,便會心安理得,當然怎樣才算順理成章則要看個人按「常理、公道」去理解才會「做得有道理」,不過這個常理可能每個人都會有差異,「公道」所謂公眾都公認為道理之標準又如何能樹立,則可能要靠教育才能達到。

  梁啟超的著作《新民說》正正就是要好好教育人民,如何做一個真正的國民,當中的二十章節包括論公德、論私德、論民氣、論權利思想、論義務思想等等,都是希望提升人民的品格和素質,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心安「理」得,有着如海洋與天空遼闊的坦蕩胸襟,所以國民教育不僅僅是要教育人民國家意識和民族認同,早在百多年前改革的先驅已提醒我們,更要着重培育人民品德的素養,否則便會為外人所譏笑。

  「親愛的弟兄,你們既盼望這些事,就當殷勤,使自己沒有玷污,無可指摘,安然見主。」(彼後三14)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E療行傳】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行動】

【明心見證】

【淨山清泉】

【深入以色列】

【牧心世情】

【畫出深情】

【阡陌上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