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該死!」「我知道我做得不好!」「我根本不配生存!」這些自貶的說話,聽起來令人既心痛又心傷!如果這個是你的孩子,你會更難過。為甚麼一個你愛護有加、小心引導、用心教導的孩子,居然會有這樣的想法?
父母對孩子的愛,與孩子對父母的回應,為甚麼有這麼大的分歧及落差呢?對許多父母來說是難以理解的。
孩子希望得到父母的讚賞與接納,更希望所做的事讓父母引以為榮。父母的肯定及接納,讓孩子逐漸建立自尊、重要感及人生價值。這是成長過程必經之路,但走起來卻是迂迴曲折。敏感的孩子也許會過度解讀成年人的意見,甚至受成年人的情緒表達影響,很容易以為是自己的過錯,以致自責內疚,產生不必要的困擾!成長心理學家John Bowlby的依戀理論就是提出一個人早期與父母及照顧者所建立的關係,對他日後的發展影響極其深遠。不過重要的是日後仍然有修補的機會,而透過友情、愛情、信仰及輔導都是修補關係的好機會。像畫中的小樹就從包圍着它的小溪流中得着滋潤,讓它慢慢茁壯起來。
在輔導的過程中,我們往往要像補習般,把過往一些走過的路、委屈過的心,慢慢補過來、改變過來,重新建立一些新的反應系統。
怎樣改呢?如果你只是告訴他去改,這種改變是困難的,而且往往只是短暫的。如果要有深入而內化的改變,治療可能需要觸及個人的內心和感覺。當受助人像接觸到父母一樣,被關注撫育,這些治療才會實在和留得住。不過作為一個治療者,你能夠有這份心腸,卻又不會受着反移情的影響嗎?這就要靠督導及經常的反思和學習了!
黃葉仲萍(宏恩基督教學院心理學院副系主任)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四環九約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畫出深情】
【閱讀馬拉松】
【阡陌上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