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假期,去怡保一趟,在當地的營會中分享信息。營會的同工從吉隆坡驅車把我載送到怡保,行經馬來西亞著名的南北大道,沒有交通阻塞的時段,差不多二至三小時就到。當汽車漸漸遠離繁榮的吉隆坡,怡保的山區就開始湧現在四圍,令人頓時身心舒暢。怡保的山是灰岩山,山腳總像是乾乾灰灰的,這大概是灰岩山特別的外貌。這驚鴻一瞥,令我想起我曾經見過的幾座山,原來各有千秋。
在砂拉越古晉,有著名的山都望山,這山是熱帶雨林,常年雨水充沛,樹木茂盛,更是旅游熱點,吸引很多爬山人士。每次坐車前往古晉,山就在我的前面,既雄壯又溫柔,仿佛提醒人們,快來投進它的懷抱吧。位於沙巴的神山更不用多說,這山又稱中國寡婦山或京那巴魯山,海拔4,095.2米,是東南亞最高峰,它總是披着一臉神祕的面紗,讓登山愛好者都很想征服它,而我只是在它的腳下曾經流連,已經無法忘懷。
紐西蘭的山水知名度高,美不勝收,也有很多不同的山。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些坐落在火山地帶,沒有甚麼樹木的山,看上去光禿禿的,但卻別有一番滋味,既有滄桑的美,又有奔放豪邁的感覺。美國的地理環境廣大,各州氣候大不同,山的外貌當然也會截然不同。我只去過兩個地方的山,一是科羅拉多州;另一個是田納西州。羣山雲海,它們的景觀就像海報或宣傳畫般,美得好像不是真的,卻又是千真萬確,汽車走的每一條路,每一個彎都可以令人驚艷,那些登山的日子,我是驚呼連連。
再回到香港,這個孕育我長大的地方,有一座山名叫馬鞍山。顧名思義,遠遠看,它就像一個大大的馬鞍,貼在高樓大廈的背後。每次回香港,我都找機會凝視它,而它總是默默的回望過來,好像父親在等待那些疲倦的游子回家。
每一個山的神態和外貌都有別,若非大地搖動,它們會峨然矗立,直到地老天荒。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四環九約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廣蔭頤養】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畫出深情】
【誰明宣子心】
【阡陌上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