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學遇上裂縫社會
 接待倫理學習接納異己


2808 期(2018 年 6 月 17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在充滿敵我矛盾的裂縫社會中,基督徒如何實踐叫人和睦的福音?思道平台已於六月七日舉行「當聖禮神學遇上裂縫社會」講座,由香港神學院神學及歷史科副教授趙崇明博士主講,他從洗禮及聖餐思考接待倫理在社會實踐的可能。

  趙崇明博士認為社會的裂縫並非始於雨傘運動,而是更早。這種敵我矛盾牽涉到利益和差異,如奶粉、教育和醫療的利益被侵奪,地鐵不檢行為的差異等,因而引來恐懼和偏見,令夾縫隨之而生。他續言,近年裂縫更明顯,令港人分別出現戰鬥(fight)和逃避(flight)兩種反應,有的放棄和理非非轉而以暴易暴,有的抱持犬儒心態。「教會身處在威權管治與充滿敵我矛盾的鬥爭底下,可以扮演甚麼角色?如何發揮福音治療的功能呢?」趙博士引述以弗所書二章十一至二十二節有關割禮的經文指,基督以身體廢掉冤仇,成就和睦的福音,就如十字架將耶穌擘開兩邊,呈現張力,中心點則為在充滿張力下所談的和平。

  宗教改革家強調聖禮是看得見的「上帝的道」(the word of God),趙博士認為聖禮更是一門行為藝術,就如菜園村事件中,有人以苦行和親吻土地表示抗爭,透過行為藝術令人留下深刻記憶,聖禮亦然:「福音透過聖禮將精神實踐,繼而變成生活方式。」

  洗禮打破社會差異 賦予天國公民身分

  他續談及洗禮是為信徒帶來身分的轉變,賦予天國公民的政治身分。他解釋,「教會」一詞的希臘文「ekklesia」原初指公民集會,帶有非常公共性和政治含意;而基督宣告要成為君王,信徒就是天國公民,登山寶訓就是學習讓上帝管治;洗禮則是一種包容差異的政治倫理,藉着基督的愛,打破當時種族身分、經濟階級、男女性別的差異,對他者和異己接納和包容。

  「天國公民的身分更具根本性和凌駕性,並為其他世俗的身分定位。」趙博士強調天國公民身分的超越性,並指初期教會信徒曾因堅持身分,不惜公民抗命拒絕敬拜君王而殉道。信徒因着天國公民身分為其世上政治身分定位,並帶來更廣闊的政治視野。

  他以路加福音二十二章七至三十節指出,聖餐是見證福音的政治性,提醒福音與神的國有關,並且要記念從威權管治的壓迫下得釋放。他解釋,聖餐原是逾越節的筵席,十災中的每一災均代表埃及十個不同神明,因着上帝最終得勝,而解放為奴的以色列人。因此,領聖餐時信徒要思考「如此行」的實踐,「我們反省個人的罪外,有否反省結構性的罪,有否紀念被壓迫的人,例如香港的貧富懸殊問題,領聖餐後又有否與人分享或共享資源?」他又言,聖餐強調另類政治倫理的踐行,摒棄個人主義,經文中段提到門徒爭大,耶穌透過為門徒洗腳,實踐捨己和僕人式領袖的天國倫理。

  聖餐反省結構性罪 接待倫理冒險委身

  他續從聖餐思考接待倫理,帕爾默(Parker Palmer)曾指人性對「非我族類」心存恐懼,面對差異會緊張不安,甚至引發衝突和戰爭,以種種方法漠視和排擠異己。然而,他認為公民社會需要操練接待倫理,學習走出私人領域,到公共世界接觸他者,因為民主最重要的元素就是在公共生活中竭力保持差異的張力;相反只有獨裁政府喜歡將「非我族類」妖魔化。當中,公共空間讓不同的人可以交談尤其重要,他反問:「教會可否成為這樣的公共空間?」

  趙博士引述,路加福音二十四章耶穌復活後,親近門徒時他們眼睛迷糊不認識祂,直至接待耶穌作客,耶穌拿起餅祝謝擘開,他們才眼睛明亮認出祂來。他指接待倫理的委身關係需要冒險,「接待就是信的表現,惟有接待他者,打開隔膜,才能彼此認識得更深。」

  他最後以克拉普(Rodney Clapp)論聖餐的社羣倫理作總結,指出聖餐是要把信徒塑造成一個在基督裏同歸於一的社羣;一個堅守平等主義的羣體,學習分享資源;一個有資源面對衝突和承認失敗的羣體,在自身軟弱中明白他者;一個非暴力的羣體,在暴力社會中,以非暴力方式抗爭帶來和平。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四環九約賞教堂】

【城市心靈】

【婚姻這回事】

【家庭牧養】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誰明宣子心】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