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新年伊始,一些教會特別舉行「燭光禮」象徵差派弟兄姊妹進到不同的崗位事奉,這傳統其實十分美好,值得鼓勵和堅持。
「燭光禮」通常會唱一首詩歌叫《恩光歌》,這首歌旋律輕快,歌詞簡潔生動,以前教會學校的早會多有教年幼學生唱,那時小小學生即使不明所以鸚鵡學舌,但唱久了,歌詞的意境也會上心,對往後立身處世也有一定裨益:
耶穌望我光照在眾人前
猶如光明銀燭照在黑夜間
世界黑暗無光願我發光
各照自己地方本是應當
原來舉行燭光禮的不單是教會,許多基督宗教的學校和護士學校也有舉行。特別在護士學生的畢業禮(有稱加冠禮),燭光禮尤有意義,只見年輕的護士學生一個一個的走到台前,從護士長手上的蠟燭取火,然後手持小蠟燭信步返回座位。 霎時間禮堂的燈光熄滅,只見一支支燭光在發亮,代表護生畢業後進入世界,為黑暗中的傷病患者帶來温暖與光明。
台灣有一所天主教醫院,更加將「恩光歌」的第三節改編成紀念護士之母南丁格爾:
南丁格爾是護士的光
照亮世界人類增進了健康
釋放病痛同胞快樂安康
繼續我祖志向本是應當。
有人說二零一八年世界充滿動盪,昏黑一片,不論是政治、經濟、社會,以至大自然生態,都顛簸無常。其實即使是教會或個人,能夠改變的都很少,但正如「恩光歌」的歌詞,我們能夠及應該做的,就是化成一支小小的蠟燭,各照自己地方。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傳道故事】
【四環九約賞教堂】
【城市心靈】
【家庭牧養】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閱讀轉化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