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土地神學
 實踐立約責任


2792 期(2018 年 2 月 25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中國神學研究院信仰及公共價值研究中心、公理匯研已於二月九日假中國神學研究院舉辦「土地、居住與生活」研討會,主題為「吾『慌』無地!?土地開發的信仰反思」,分別從土地保育政策及神學角度,分析香港土地議題,反思土地在信仰中的本質和意義。

  香港中文大學地理及資源管理學系客座教授王福義博士闡述本港土地保育的歷史,稱第二次世界大戰前,香港分別就植林、保存水源及城市規畫方面立例,奠定了香港土地保育的基本條件。戰後,香港郊區的樹木被毀,林木無人管理,政府遂鼓勵大規模植林,每年種植五百公頃土地的樹木。此外,香港從一八六三年至一九七八年間,不斷建造水塘,同時規定集水區內嚴禁發展,其中62%集水區與郊野公園重疊,因而保存了香港大部分樹林、生態和自然資源。

  隨後,港督麥理浩更在一九七七至七九年間,劃定了40%土地為保護區,為香港土地保育最大的成就。後來,香港人口增加,維港兩岸土地不足,政府致力發展新市鎮,因部分地區已被劃為保護區,故所有發展地點都在郊野公園之外,可見政府清晰的保育概念。近年,部分政商界人士建議發展部分郊野公園,環保團體則發表研究報告,回應城市保育議題,當中牽涉不少有關土地保育的衝突和政策變動。他認為,香港仍有不少土地未有良好管理和使用,例如全港逾一千二百公頃的棕地、私人名下荒廢的農地等,建議政府可優先發展這些土地,避免影響郊野公園的自然生態。

  王福義亦分享信仰反省,指土地是上帝所創造,並交託予人去管理,惟衪並非放手不理,因從申命記四至十一章看到,上帝要以色列人在迦南應許地遵守一些條件,如不可行淫和拜偶像等。可見上帝關注土地,不容許人任意破壞衪所創造的事物。「大自然不是給人享受或賺錢的工具,整個大自然是承托着所有生物、生態和生命,我們要靠地才能生存。如果地全荒廢,人也一起差不多走到終結。」

  做好管家角色

  踐行關愛文化

  中國神學研究院神學科副教授李耀坤博士以神學角度,反思開發土地的議題。他指,資本主義下的土地成了私有產權,反映土地與人之間,只剩下擁有權和使用權的單一關係,失去了土地可讓人歇息、娛樂和抒發怨氣等意義。第二,土地成了交易物品,可轉換成金錢,並以買賣土地擴大財富回報。「縱然與人生活息息相關的地方,經過這『魔術棒』轉變後,(土地)便只成了帳簿上的數字。」另外,資本主義深信自由市場是最佳資源分配機制,例如小店無法負擔大型地產商的租金,即代表小店非土地資源的最佳使用者,應讓位予其他單位。

  然而,聖經描述的土地概念與資本主義下的私有產權概念截然不同。他指在救恩歷史中,上帝與以色列人立約,賜地給他們作為基業,因此土地是約中的基業,也是立約的禮物。「地不可以賣斷,因為地是我的;你們在我面前是客旅,是寄居的。」(利二十五23)他引述經文解釋,土地的最終擁有權只屬上帝,其子民只是土地管家,須遵從衪的要求和規限,同時不要只沈迷於自己在地上的成就,而是感恩上帝給予慷慨的恩典。

  另外,土地是要帶來安息,如利末記二十五章一至六節提到,上帝要人守安息年,不可於該年耕種田地,地在安息年所出的,要給僕人、寄居者、牲畜甚至地上的走獸作食物。他指,上帝透過地的安息,提醒人要學習如何與其他人分享衪的供應、平安和福樂,這亦是土地給人的挑戰。經文亦讓人反思社會不公義問題,「如果只當土地是用來累積財富、賺到盡的工具,結果一定會出現各種奴役和壓榨。」

  他又形容土地是實踐立約責任的場所,利末記記載若弟兄因窮乏賣了地業,親屬有責任贖回他的產業,讓他繼續履行立約身分的工作,保留參與社羣的位置。李博士稱,經文教導具深遠意思,套用至今天處境,即要求社會要制定有效措施,讓際遇欠佳者有機會走出困境。因此,他認為土地不只是經濟資產,當中亦包括着責任和情誼。「上帝透過土地維護人倫關係,要人彼此扶助,同時要求人在中間建立關愛社會的制度和文化,這是很重要的事情。」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傳道故事】

【四環九約賞教堂】

【城市心靈】

【家庭牧養】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閱讀轉化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