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眼得人


2790 期(2018 年 2 月 11 日)
◎ 心靈絮語 ◎ 王芃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上次說到的「柔眼」,也是一種得人的方式。

  推出去還是拉進來,常常取決於我們用的是「利眼」,還是「柔眼」。撒瑪利亞婦人來井邊打水,耶穌說:「請你給我水喝」,這是在用「柔眼」在看她,向她發出邀請。「柔眼」在她的人生經驗中,是陌生的,她沒有被「柔眼」對待過,她不確定,本能地以「利眼」回應:「你既是猶太人,怎麼向我一個撒瑪利亞婦人要水喝呢?」

  「利眼」看到的,是過往的隔閡。門徒回來後,第一反應也是「利眼」:「稀奇耶穌和一個婦人說話」。一旦敏感神經被觸動,防禦機制隨即打開。耶穌的「柔眼」,打開了門徒的視野:「舉目向田觀看,莊稼已經熟了,可以收割了。」

  撒該在樹上,眾人皆不約而同以「利眼」視之。在眾人的「利眼」裏,撒該的唯一標籤是「罪人」,和他保持距離是唯一正確的做法。就如一篇博文的標題:「不要和負能量的人交往」。撒該大概早已習慣了利眼,不會再被利眼傷害,甚至也認同眾人眼中的自我形象。這樣的人,其實不怕「利眼」,反正無所謂了;而他們最「怕」的,是「柔眼」:「撒該,快下來!今天我必住在你家裏」。

  要想改變一個人,先關閉我們的「利眼」。尤其是居高臨下式的「利眼」,處處流露出優越感。就如撒該在樹上,先別忙着拿鄙視的「利眼」一梭子掃過去,這樣只會互相傷害、兩敗俱傷,或者繼續成為相看兩厭的路人;而是學着像耶穌一樣,先打開「柔眼」,看到樹上撒該內在的荒涼、疏離,和連他自己都難以察覺的對神聖的渴慕,向他張開溫暖的雙臂。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教會觸覺】

【特稿】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四環九約賞教堂】

【城市心靈】

【家庭牧養】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