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志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羅七18)
為何我想過健康屬靈的生活,但行出來總是自己也知道不好的呢?
形成某一個固有行為的模式有多方面的成因:個人身體腦部特質、成長期間的家庭習慣和朋輩環境,並且一些近因如工作人際壓力,都會讓不好的習慣形成並惡化。研究發現有酗酒的父親,兒子長大後酗酒的機會比其他人高;從老鼠實驗中,得知有些基因令老鼠腦部對酒精反應更大和倚賴,並且老鼠爸爸在令媽媽受精前飲用酒精成習慣會令基因改變,令兒子長大後更大需求和高反應。需要改變習慣,會是因時地人而產生不同的難度。
能夠改變行為、行為模式以至帶來平衡的個人習慣、家庭生活,和諧關係,一直是心理學家和心理治療師為求助人治療的方向:當中在上世紀常對比認知行為治療和洞察力為本的治療對持續改變行為的成效。
「悔可以是很有深度的醒悟,只有悔得深切才改得徹底」—劉文亮。
認知行為治療重點是從思想的改變引至行為的改變;而洞察力為本的治療,旨在帶求助人從過去和現在各心理社交層面上發現自己而帶來醒悟。前者在很多的情緒和行為問題上(如抑鬱、焦慮、戒煙、人際問題的應用治療上都有很多研究支持,特別是在短期內四至六個星期和半年的跟蹤研究上有好的結果);後者也有但比前者較少同時期內的研究支持,但在鮮有的四年或以上的跟蹤研究中,後者能保持行為上的改變就比前者顯著。其中美國有對婚姻問題的六十對夫妻作研究,發現兩種治療都在半年內有成效,改善婚姻中的好行為和滿意度,但在四年後,保持差不多的好成效的是洞察力為本的治療,讓夫妻醒悟二人間的徵結何在,深切面對和反省並在治療過程中一步步作出行動的回應,讓二人能走下去。從此可見,洞察力於改變固有行為模式的重要性。
張穎思(註冊心理學家及腦神經科學博士、思智學院院長)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教會觸覺】
【特稿】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四環九約賞教堂】
【城市心靈】
【家庭牧養】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