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明周》讀到一篇關於孤獨及寂寞的文章,當中提到英國電視台舉辦了一個真人騷的實驗,找了五名自願者進入一個封閉的房間,嘗試在沒有手機、網絡或任何形式的社交聯繫中獨自生活五天,參加者可隨時按掣終止獨處。這實驗為要考驗現代人如何抵受獨處。你猜結果如何呢?
結果是各參加者在獨處的初期因不適應而變得焦躁及不安,有人在數小時內就崩潰要離開,亦有人完成實驗。參加者離開的原因包括:在獨處中不能面對和接受自己、或不想面對過去的傷痛,以及追求外面世界的娛樂來滿足內心的騷動等。但能完成實驗的參加者表示,獨處幫助他們重整生命,例如整理離婚後破碎的生活、或戒除上網的心癮等,從而讓他們更認識自己未被開發的新一面。
這實驗其實反映了我們在網絡世界的影響下,已習慣了被瞬息萬變的資訊及娛樂轟炸,把我們的感官變得遲鈍麻木,令我們不懂得與內心真實的自己相處。當內心發出甚麼痛苦的信息時,很多人就往外逃,讓外在的娛樂來遮蓋內心的不安,在虛擬的網絡中尋找舒緩和安慰。這解釋了為何大部分人在獨處的初期會出現焦慮及不安,因為在獨處中失去了任何外在的噪音和打擾時,我們就聽到內心的騷動,就只好面對那些不想面對的情緒。因此,現代人可以花很多時間在網絡的社交平台裏廣交朋友,但在真實的人際互動中卻乏善可陳;他/她常常獨自一人,卻很少和自己獨處;他/她以為虛擬世界可以驅趕寂寞,但自我失聯的無力感卻如影隨形地緊縛着。
有人說孤獨是一個事實狀態,寂寞是一個心理狀態;那麼,現代人是在孤獨中狂抓替代品來驅趕內心的寂寞騷動。如何逆轉這種獨處卻不孤寂的狀況呢?尤其是當我們步向晚年,獨處的時間只會愈來愈多時,我們如何做到獨樂而不落寞呢?
因此,當我們能盡早學懂獨處的藝術,懂得在獨處中善用看似多出來的時間,是善待自己的上策。而現實是,在基督信仰裏,獨處是一個等待人去開拓的寶藏呢!
在獨處中最好用來禱告,而在獨處中禱告的最佳範例,當然是耶穌。福音書多處提到耶穌獨自退去禱告,在清晨、或晚上、或在疲乏時、或作重要抉擇時等等;明顯地,耶穌視獨處禱告為重新得力的有效方法。但福音書只記載了兩則有關耶穌獨自禱告的詳情,一處是在曠野中抵抗撒但的引誘,另一則是在客西馬尼園中預備面對死亡的掙扎禱告。這兩則罕有的記載,揭示了在獨處中禱告,並不如想像中無所事事,相反,是充滿掙扎、淚水和汗水。
的確,在獨處中面對自己並不容易,但當你肯堅持邀請耶穌來陪伴你面對真實的自己,在神的恩典帶領下,那刻你會發現:獨處,卻不孤單;孤獨,卻不怕寂寞。因為你會經歷主耶穌的醫治,復和你內心的一些傷痛,並賺了面對負面情緒的經驗,學懂面對寂寞。而且,在禱告掙扎中,在神的恩典光照下,你發現其實你不是孤獨一人,有主耶穌的陪伴和聖靈的安慰,於是,一個懂得和自己內心相處的「新造的人」就在此刻誕生了。
所以,獨處確是一個事實狀態,但發現主的同在卻是一個屬靈狀態,幫助我們逾越孤寂,並將獨處中看似無所事事的時間用來發掘更多的可能性,編寫更多的恩典故事。
再說那個實驗,在那五天裏,每人只准帶三件私人物品生活,有人帶女友的照片、畫具或紙牌等來打發時間,卻奇怪沒有參加者帶書進去。若我參加,我會帶聖經、一本日記簿和畫筆,在獨處中讀經祈禱、寫寫畫畫來整合我的生命故事和做運動;我會視這五天為難得的退修時間,在獨處安靜中,面見天父,面對自己。如此,我們在事奉上才能較正焦點,才懂得如何靠着耶穌來走出自己,走向他人;在此我引用一名傳教士的說話來共勉:「如果宗教只停留在個人層面,它會完蛋。但如果宗教並非肇始於個人,那它就根本沒有開始。」
那你會如何安排及善用獨處的時間呢?「你禱告的時候,要進你的內屋,關上門,禱告你在暗中的父;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報答你」(太六6)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特稿】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家庭牧養】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路德的蘋果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