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迷尖沙嘴


2778 期(2017 年 11 月 19 日)
◎ 城市心靈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校友闊別香港幾近四十年,她小時候家住尖沙嘴加拿芬道,回港後嚷着叫我帶她舊地重遊。

  她說海運大廈曾是她的至愛,第一站便要去那裏。那天剛巧是週六,只見萬人空巷,水洩不通,周圍都是操普通話的內地遊客,大小箱子拖着四圍走。朋友問我以前「海運」一樓有爿巴西咖啡店,現時還在嗎?我說早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結束了。她移民德州多年,大概未見過如此墟冚的場面,既沒有巴西咖啡飲,逛了一會便嚷着要走。

  尖沙嘴已不是她年輕時的尖沙嘴。我心忖附近還有甚麼地方沒那麽多人,靈機一動遂想起星光行內的誠品書店。友人以前曾是文藝青年,喜歡看杜魯福的法國電影,大概會喜歡誠品。

  週六下午的誠品雖算熱閙,但多是講粵語的本地人,有的單人匹馬打書釘,有的拍着拖來,也有一家大細一起來看書,整體氣氛比較「香港」,朋友笑說這才像樣。我們在那裏瀏覧了一個多小時,喝過咖啡才走。

  尖沙嘴曾是九龍市區最有西洋品味的商業中心區,六、七十年代就好像英國的倫敦,滿街滿巷是英文招牌,遊客也以西方人居多。記得那時半島酒店旁邊有一座英式建築的西青會,地下的餐廳是白色方枱黑色坐椅,還有一個小小的水吧,侍應是穿白色襯衣結西式煲呔。那時的梳士巴利道還是叫「梳利士巴利道」,左轉出彌敦道有瑞興百貨公司,不遠就是新聲戲院和樂宮戲院,朋友還提醒我以前有間專賣英國貨的天祥百貨(Dodwell),我依稀有點印象,好像設在海運大廈裏面。

  以前尖沙嘴的內街也很有特色,是樹影婆娑的住宅區,多是幾層樓高的西式洋房。朋友說她家住加拿芬道,那裏還有個小街市,毗隣金馬倫道和加連威老道一帶全部都是住宅區,甚少商鋪,沿金馬倫道往漆咸道走,街道的盡頭已是維多利亞港,所謂「尖東」至八十年代才有。

  尖沙嘴沒改變的大概只剩下那個在緬甸台側的訊號山公園了。她說唸中學時曾常到那裏温書,中五會考考得好成績也多得那個地方。我和她舊地重訪,她在訊號塔下眺望維港景色,雖時值深秋,但雲煙凄迷,像看不清對岸,這大概也是回歸後的香港,弄來弄去也不清楚何去何從。

  《傳道書》有句說話:「已過的世代,無人紀念。」(一11上)世態炎涼,大多數世人也許如此善忘。只是真正嘗過那美好日子的,心中始終忘記不了。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廣蔭頤養】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路德的蘋果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