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底在牛棚看了一場話劇,一個很獨特的經驗。
牛棚現在稱為牛棚藝術村,此地上世紀有九十年都是牛隻的中央屠宰中心,血流成河,陰風陣陣,不過藝術家沒有成見,只有強烈對空間的需求,紛紛在這裏成立工作室,形成了藝術村。這裏的紅磚單層平房建築,雖然令人發思古之幽情,畢竟是狹隘簡陋。二零一一年發展局接管以後,對外開放,幾年前我來看過展覽,深感燈光照明不足。
沒想到竟然有劇團在此演出。目測場地只有千餘方呎,靠內側兩邊各擺兩行椅子,另一側有一行椅子,座位不足一百,不由得對劇團心生敬意,他們竟願意在如此狹小場地為寥寥可數觀眾演出。
佈景要簡單,燈光也要簡單,抬頭可見上面可以吊放燈座的地方不多,更何況地點老舊極可能電力供應有限。完場後謝幕時導演致謝,包括鄰居慷慨借電給他們,果然如此。我們經一個小房間入場,那就是後台了。照明不足,眾人近於摸黑入場,靠場升高的那一行有兩位觀眾先後呯然幾乎跌倒。場地設施簡陋,要真正愛好話劇才會在這裏觀劇吧?觀眾的熱心算是對得起劇團的誠意。
從事藝術的人總是有這一股熱誠,願意克服各種環境困難,願意創新。我本來想說信徒也有這種質素,轉念似乎並不如此。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環境匱乏,但信徒建立了一所又一所教會,成立各種服務。到社會發達,眾人生活安舒,那種創新吃苦的精神似是蒸發殆盡。散場出來,抬頭即見天空,想到今天似是只剩下藝術家願意吃苦,為這個社會,倏地一陣惆悵。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信仰通識】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智慧男本】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路德的蘋果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