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前文,由於神學是信徒在歷史當下對信仰的哲學反思,因此必然比宗教經卷更為適切時代、更為「到地」。事實上,今天教會眾多基要的教義和信條,都是曾經顯赫一時的神學反省的成果。
然而,正因為神學具有時代和地域的適切性,就自然不可能千秋萬世、放諸四海皆準,而有一定時空、文化上的局限。不明白這個道理,就難免會將世代以來出色的神學反省「定格」為教義和信條,並且要求得到等同於真理本身的膜拜。
愛默生曾說:「我們斥之為錯誤的宗教,也曾一度是對的。」相反地,不少曾被教會判定為異端,遭到大規模逼害的教派,最後卻往往得到平反。只是在歷史的當下,誰是誰非,一般信徒又怎去辨證對認?
在慶祝宗教改革運動五百週年的今天,就連天主教廷亦伸出友誼之手,「期待聖神(聖靈)引領,讓教會由衝突漸漸走向共融」。當然,比起馬丁路德將九十五條釘在維騰堡教堂門上的時代,今日的羅馬天主教會也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衝激和轉變;近二千年積累下來牢固的權力架構,亦不得不放下身段,認真面對「全球化」下的多元文化世界。更正教會自詡信徒皆祭司,有時卻又像沒有牧人的羊,流離於時代的荒野。
每個時代都有獨特於那個時代的問題。事實上再「教義正確」的信仰宣言,亦無法保證一個信仰羣體生活在真理中。每當我們自覺捉襟見肘,無法面對自身的困惑或時代的挑戰,神學的任務,正是努力去釐清當前的問題、追尋適切於時代的真理。
正如最原始的哲學,是連最沒有學識的奴隸都可以參與的蘇格拉底式對話;這樣,神學當然可以聖言為基礎、以尋常人能夠明白的語言,去商榷種種信仰和時代的問題。
最後,學問的分拆和專門化雖說是不可避免,卻無礙於信仰的哲學反思,畢竟神學應該是涵蓋和整合人生所有範疇的核心樞紐:沒有信念,大千世界就顯得鏡花水月、七零八落;沒有慎思明辨的神學反省,信念又往往淪為野心家操控羣眾的工具。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信仰通識】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智慧男本】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路德的蘋果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