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回七十年代


2744 期(2017 年 3 月 26 日)
◎ 城市心靈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某個週六中午,乘電車由北角到中環,再坐天星小輪到尖沙嘴,原來這段旅程很「七十年代」。

  坐在電車的上層,車上沒多少乘客,泰半是外籍遊客,其他多是中年以上的港人。電車經過華豐國貨和新光戲院,「紅彤彤」的略帶六七情懷;未幾看見維多利亞公園,想起七十年代的保釣行動和爭取中文成為法定語言,當年擔大旗的岑建勳和司徒華,今天已屬不同的國度;電車駛過灣仔,船街、堅拿道、軍器廠街,單是街名已充滿昔日殖民地的風情。

  香港的新一代只認識金鐘和銅鑼灣,大多數都忽略了「灣仔」這個舊區。灣仔其實很撲朔迷離,它曾經是英美士兵常幫襯的「紅燈區」(今日洛克道一帶還保留少許古老的英式酒吧),現時灣仔居住人口雖然不足二十萬,但因為商業大廈林立,日常的通勤人口(如上班、上學)據估計多達六十萬。

  在中環滙豐銀行大廈下車,信步經皇后像廣場到天星碼頭。大概因為要去坐船的人少,這段路出奇的寧靜,疏疏落落的只有一些遊客和放假的菲傭。昔日天星渡輪碼頭的大鐘早已拆卸,但空氣中久違的鐘聲似仍迴盪着。新的渡輪碼頭外面停泊着幾輛人力車,還豎立一個牌子說可以電召乘坐。我驟然想起六十年代末期曾在九龍市區坐過一次人力車,記憶中那天刮大風雨,父親趕着提一批貨物,便偕我召一輛人力車。

  乘坐天星小輪是很寫意的經驗,我特意捨用八達通,轉用輔幣購買代幣過閘登船,船上也是沒多少乘客,水手多是年屆退休的長者,但拋纜的動作仍乾淨利落。據云天星小輪聘請不到接班的水手,這一代年輕人多怕熱怕辛苦,寧願穿西服做樓盤經紀也不願當水手。

  整個行程很「七十年代」,皆因那日子我們是這樣生活,比較悠閒、從容。今日崔護重來,維港兩岸已沒有昔日的那份情懷。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信仰通識】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智慧男本】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路德的蘋果樹】

【閱讀轉化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