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那麼大,生命更強壯


2736 期(2017 年 1 月 29 日)
◎ 文林 ◎ 快樂老師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自從離開學校後,我從事教導小朋友創作的工作。看見吳思源先生在《基督教週報》第2725期《世界太細小,心靈太脆弱》一文後,有感而發。

  不論在讀書的年代,或是在學校工作期間,我發現普遍的孩子都喜歡打機多於寫作。我想令他們喜愛寫作,就決定加入教育界。可是,當我成為學校老師後,我體會到學校的課程較有規範,限制也較多,是比較難讓學生覺得寫作好玩有趣的。有見及此,我作出了一個大膽的嘗試,就是離開學校,以自由老師身分去教小朋友創作。

  創作,需要用心觀察和思考,這正好是一個引發孩子觀察日常生活現象的機會,我希望藉此能提高他們思考日常生活意蘊的熱情,從而激發創作的衝動!透過創作,我會運用圖畫書,引起他們的興趣,啟發他們思考。教小朋友寫詩、寫故事時,部分是以動物為主題、部分是以大自然為主題。完成創作後,為他們投稿,試試看。投稿,可能成功,可能失敗。成功,值得高興,因為得到了讚賞;失敗,也是開心的,因為這也是成長的機會。從指導他們創作投稿的過程中,讓他們明白結果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享受創作的過程。

  曾經有一次教小朋友寫「雨水」,就讀小學二年級的小朋友芊芊,所寫的詩題是:「彩色的雨」。這一下子,真是吸引。成人眼中的雨,都是透明無色的,為甚麼芊芊想寫的雨水,是七彩繽紛的呢?一問之下,原來她覺得雨水本來是七彩繽紛的,只是,雨水把不同的顏色都送給了大樹、花朵、海洋、香蕉等等,把所有顏色都分享出去了。結果,自己變成透明,卻十分開心。芊芊所寫的雨水,不正是我們追求的「分享的生命」嗎?我相信,只有熱愛生命的人,才會向身邊的人分享自己所擁有的。

  又有一次,教小朋友寫動物詩。就讀小學三年級的文曦,寫了一首詩給小鳥和小兔。詩中問小鳥為甚麼要在樹上唱歌,是不是為了唱給遠方的朋友聽?下一節就是問小兔,為甚麼耳朵那麼長,是不是為了傾聽遠方的歌聲?這種表達方法,不是好說出了自然界的互動關係嗎?自然界的每一個成員,本不是獨自存在,而是有互動關係的。生命與生命、個體與個體之間有了互動,不就能擴闊狹窄的視野嗎?透過教小朋友創作,總是讓我開了眼界。

  記得有一首詩歌《應許之詩》,歌詞中有句「沈默中譜新歌曲調,在尋找旋律詩詞」。假如,每個小朋友都有機會放下手機,眼睛離開了屏幕,走到外面欣賞一下大自然景色;學習不再只是純粹為了考試;生活有多點時間、空間,可以靜靜地思考和創作,就能發現世界那麼大,那麼美好。那麼,他們的日子一定更繽紛,生命一定更強壯、更有光輝!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教會觸覺】

【信仰通識】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智慧男本】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路德的蘋果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