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或流失


2736 期(2017 年 1 月 29 日)
◎ 教會觸覺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曾經讀過一本書《擁抱懷疑的信仰》,作者是湯馬斯.哈力克,是一位捷克天主教神父,也是一位哲學學者。我其實更喜歡這書的英文名稱“Patience with God”,道出凡人對上主—那充滿奧祕的他者—必須具備「耐性」(Patience)。

  事實上不論在信仰生活,抑或教會生活,對事對人的「耐性」也是不可免。教會信眾的離離合合,箇中原因千絲萬縷,很不容易以一兩句「冷淡」、「愛主不夠」、「心剛硬」、「貪愛世界」就解釋掉。

  前些日子在街上偶遇久違了的Linda(化名),二、三十年前她是教會團契的中堅分子,既擔當團契的靈修部長,又是詩班指揮,給人的印象十分「屬靈」,但一個新年假期後,突然「人間蒸發」,那年代沒有臉書,沒有whatsapp,弟兄姐妹打電話到傳呼台,她又一直不覆電,漸漸地大家也好像忘記了她。

  我們在一間餐廳坐下來聊天,她才告訴我這段鮮為人知的往事,原來她當時結識了一位未信主的男士,雙方交往了好幾個月,可以算是「墮入愛河」,但因受制於教導上「信與不信不能同負一軛」的思想,她害怕會受到指摘,但感情上又放不開,便選擇靜悄悄地離去。

  但離開了所屬的教會,她說自己的確感到迷失和歉疚,於是改為很「低調」地每個主日到一所英語教會崇拜,直到今天也是如此。她說後來和那位男士結婚了,婚後育有兩名兒女,丈夫至今也未信主,只是每逢復活節和聖誕節,也一定陪她上教堂。

  Linda 突然問我,她是否算不上一個好基督徒?廿多年來都沒有事奉、沒有團契生活、沒有十一奉獻,還算是基督徒嗎?我看着她慌張的臉容,知道她內心一直有份罪疚感。

  我拍拍她的手背,堅定的對她說,在上主眼中,你一直是祂的女兒,因為在你心中,一直有祂的位置。

  教會由人組成,有人流失,也有人無論如何堅定留下。我又遇過一位老姊妹,參加某個屋邨教會差不多半個世紀,見證了多位傳道人的去去留留。她的兒女也是在該教會受洗,只因結婚後便一一搬到別區去,所以也選擇了另外的教會。只是這位老姊妹,由二十多歲一直到現在從心所欲之年,仍留守在該教會。

  她憶述教會若干年前也有激烈的人事糾紛,牧師和執事有磨擦,結果牧師被「解僱」,一班會友也跟了他走。當時老姊妹也是同情該牧師的,也不大認同一些執事的做法,只是她告訴自己,我是返教會敬拜主,不是跟某個牧者追隨人,於是內心雖然作難,仍選擇留下來。

  地上的教會,會因種種緣故有不同形式的離離合合,有基於恐懼,有基於誤會,當然也有基於不信和背叛,但上主鑑察人心,祂絕對不會妄下判語。

  “ Patience with God“,當然更加要 “Patience with people ,尤其是對失散了、離開了的弟兄姐妹,我們要有耐性。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教會觸覺】

【信仰通識】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智慧男本】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路德的蘋果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