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邀請


2736 期(2017 年 1 月 29 日)
◎ 心靈絮語 ◎ 王芃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讀周有光先生的書,不知不覺中被他的直率童心和淡泊寧靜所吸引。關鍵是他沒有「人到中年萬事休」的暮氣,而是心中有光,一生不熄。用他們家的晚輩、沈從文、張兆和的孫女沈紅的話說,「這些文字對我們來說,不是財富,不是資源。對我來說,這些文字是對後代人認真的追問,也是一個美好的邀請,期待更多後來的學人、更多知識人繼續前行。」

  我喜歡「美好的邀請」這個表達,這個「美好」,不只是賞花弄月、頤養天年的歲月靜好,作為百歲老人,這樣的「美好」已屬生命的奇跡,然而他的「美好」,更珍貴之處,在於對現實、對世界「認真的追問」,不媚俗、不粉飾。以赤子之心和學者的良知,指出這個世界的疾患所在,同時又對未來持樂觀的態度,被稱為公共領域的良心。近年來,這樣的一些活躍在公共領域的知識分子,他們的文字、人格,令人欽佩。對於後代人來說,的確是一個「美好的邀請」。

  「我們有機會能夠近距離地看到他在斗室之中,怎麼樣觀察天下、研究天下,是特別幸運的。」(沈紅),讀者雖未近距離看他的書房,卻早已從他的作品中,熟悉了他的「斗室」:只有八、九平方米,沒有裝修,以書為飾:「室小心乃寬,心寬室自大」,心寬、視野寬,八十歲以後的一系列作品,皆在此寫成。「終身教育,百歲自學」的理念,也在此醞釀並每日實踐。讀者對他的書房簡樸的書桌、書架,甚至對他窗前的四季、樹木和飛鳥都如數家珍。

  無論貧窮富足,一生有光有愛,這是一份美好的邀請。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教會觸覺】

【信仰通識】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智慧男本】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路德的蘋果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