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愁為生命實相
 對談受苦與靈性


2736 期(2017 年 1 月 29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由靈根自植主辦、思道平台協辦「逆境中的光芒」對談系列講座已於一月十四日假基道書樓銅鑼灣店舉行,由建道神學院神學系助理教授陳韋安博士、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系講師駱穎佳博士主講,題為「『沒有未來』的哀愁與恐懼」。

  超越快樂與否的靈性

  陳韋安博士指出,基督教當然是快樂的宗教,但其實早期教會亦視憂愁為崇高的屬靈狀況,「無論是十架下憂愁的馬利亞,抑或客西馬尼園耶穌的憂愁,拉撒路死時候的『耶穌哭了』。聖經似乎沒有完全否定人的憂愁。」他認為,在這個尚未得贖的世界,不快樂是一直存在的,「這個世界有快樂也有不快樂,但世上大多數教人快樂的方法,其實都是教人轉移視線,例如半杯水的例子,就是看人注目於半空還是半滿。」

  可是,他指當人認真思考人生、世事、關係時,實難免會發現其令人無奈、憂愁的一面。那麼身為基督徒嚮往屬天的快樂,會否只是視線轉移呢?他直言,真正從上帝而來的快樂不以個人苦樂為焦點,也不會轉移視線,無視世間的黑暗,「上帝的快樂包含世間的憂愁─若我們的上帝真真正正死在十字架上,從祂而來的快樂就不需要繞過任何哀號,反而更能夠包括一切受傷、眼淚與痛苦。」因此上帝的快樂是超越的,同時亦因為這個超越的特質,會成為理想的開始,以致人不會停留於不快樂的狀態。

  最後,他勉勵參加者不必太在意自己快不快樂,因為重點不是快樂,而是愛,「聖靈九個果子全部都是有關愛的果子─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全部都是有關對人的愛。作為聖靈果子的喜樂,它同樣離不開聖靈的愛。真正的愛,在尚未得贖的世界,有時候讓我們痛苦,有時候讓我們快樂。羅馬書教我們與喜樂的人要同樂,與哀哭的人要同哭。這節經文不是講同理心,是講兩個『愛』的可能性─喜樂與哀哭,都是愛的可能性。」

  在他者和受苦中看見上帝

  駱穎佳博士引述潘霍華的神學,反思究竟如何在這個甚為「哀愁」的世界呈現信仰的真實性。「上帝看來的確是缺席的,例如世界各地爆發戰爭,有很多難民,我們會思考苦難的問題。但另一方面,現在的人卻不是不講上帝,例如有人參選會說是上帝旨意,問題是祂的名似乎被濫用了,我們常用的屬靈用語也變成口頭禪,失其本意和力量。」那麼潘霍華所指,這個及齡的世界(world of age),是否不用宗教呢?他認為不盡如此,但基督教因著信徒的表現,似乎的確是被邊緣化了,其出路可能是我們反思其中的問題。

  基督教一方面強調上帝的榮耀,但上帝其實也是軟弱的,「基督參與在人類的苦難中,對人類救贖的參與,祂是為他人而活的。」他指,列維納斯也非常強調他者的問題,「他者的面容、受苦,可謂對自己的召叫。我們也是在他者的受苦之中看見上帝的痕跡……生命充滿痛苦,卻反而是在受苦中,方能呈現信仰的真實,以及上帝創造的美善,或說是倫理的向度。」

  駱穎佳博士以《深夜食堂》為文本寫下文章,當中提到:「《深夜食堂》看似是沒有宗教意味,可是故事卻出現不同的他者,他們全部都很『騎呢』。」無論是感情生活混亂的人,或是被視為奇怪的人,他們的故事卻在這個食堂的空間中呈現,「食堂的大叔老闆亦很包容,對他們沒有甚麼判斷,反而容許他們隨意留下,只要自己懂得煮就會供應,接待無家可歸者,可見其中的款待態度。」此外,食堂也是有趣的空間,以致老闆與客人、客人與客人的交流和互動可以發生。「他者會隨時進入我們的生命,挑戰我們的世界觀。」他認為,這亦正是參與他們苦難的過程,會影響信徒的世界觀,並讓信徒看見上帝。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教會觸覺】

【信仰通識】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智慧男本】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路德的蘋果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