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信徒使命
第 2734 期(2017 年 1 月 15 日)
◎ 要聞
神學與當下生活和事物有密切關係,基督徒應反思如何在現今世代活出使命。香港神學院學術主任趙崇明博士早前在一公開聚會上指,神學不應抽象「離地」,信徒應以信仰去理解和詮釋日常生活的事情。
透過神學解讀生活
香港神學院學術主任趙崇明博士開宗明義指,神學就是認識上帝的創造和救贖工作,亦會影響信徒如何看自己在世的使命。惟他認為,華人教會大多只着重宣教大使命,即個人靈魂得救上天堂的福音觀,卻忘記了上帝創造天地後,叫人管理大地的文化使命。他引述《日常神學》文集編者Kelvin J.Vanhoozer的說法,指有些福音觀予人感覺抽象「離地」,但日常神學關注的就是在信仰中尋求對日常生活的理解,意即戴上信仰眼鏡解讀世界文化和周邊發生的事情,並主動具批判性地作出回應。有人形容香港社會正處於十字路口,對未來感到迷茫或鬱悶,他認為基於上帝給予基督徒的文化使命,信徒應思考如何在處境下回應和行動。
此外,他又引述《破碎世界裏的忠心教會》一書,作者Jonathan R.Wilson曾提及福音與教會使命永不改變,但隨着文化環境的轉變,信徒要重新思考教會如何忠心生活與見證福音。趙博士解釋,此說法帶出「教會不能宣講抽離社會文化處境的福音」和「教會活出的福音不能一成不變」,兩者均是講述神學與福音的適切性問題。惟作者強調,教會使命必須受聖經和神學規管,以及建基於對福音的忠誠,若只為迎合文化要求,很易被世俗文化牽着鼻子走。
三個神學根本面貌
香港中文大學宗教研究哲學博士研究生何兆斌回應指,神學有三個根本面貌,第一是對上帝在世工作的無盡書寫和刻畫。他解釋,基督教神學將人類歷史理解為上帝工作的進程,自身處境則理解為上帝工作的舞台,人的中介能力被重視,有份參與上帝的計畫。「既然上帝願意讓人不斷書寫對神學的理解,所以我們要對自身處境作出神學描述,例如針對當前社會,如何理解邪惡?拯救的意思和教會的角色是甚麼?」
第二,神學是抗衡世間壓迫霸權或意識形態,他指十誡清晰指出「除上帝以外不可有別的神」,今天社會壓迫的意識形態某程度是擁抱某一種價值,人甘願受其支配,甚至將它們偶像化。因此他認為,信徒被差遣打破這些偶像,使人重獲自由,從而效忠和聽從單一的上帝。
第三,神學能激發想像,在生活中展開另一種可能性。「因為有終末論,世間一切都不是最終極,由於人的中介能力被重視,所以我們的信仰應為世界帶來另一可能。」至於該想像是否可行,則要根據傳統、聖經、理性、經驗和文化等決定,他指這三種神學面貌均是信徒身處香港要有的使命。
何兆斌早前撰寫《神漂:本地神學札記10堂課》,整理多位神學院講師的課堂內容,思考神學與不同生活範疇的關係。故德慧文化於一月三日假路德會長沙灣頌恩堂舉行「神漂(Journey to God)的探索與定位─兩代神學人的對談和反思」,主題為「神學與使命」,與會眾共同探討神學課題。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性」在啟思】
【信仰通識】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智慧男本】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路德的蘋果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