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像雨點,似斷難斷;愈是去想,更是凌亂。我已經不想跟你癡纏,我有我的尊嚴,不想再受損。無奈我心,要辨難辨,道別再等,也未如願;永遠在愛與痛的邊緣,應該怎麼決定挑選?」這是一首上世紀九十年代當我還在求學時期很喜愛的流行歌曲,它的名字叫《愛與痛的邊緣》。喜愛這歌,是因為它細膩動人地講出了情人之間患得患失的感覺與苦戀片段:欲斷難斷、肝腸寸斷、若即若離、貌合神離、愛恨交纏。問世間,情是何物?為何愛得這麼深?回想起來,當年喜愛這歌還真是少年不識愁滋味,為作新詞強說愁。
成了傳道人後,每次見到或聽聞有甲教會的牧師或乙教會的傳道是因據理力爭而最後是落得抱屈離開崗位的時候,這歌的旋律或歌詞偶爾也會湧上心頭,但湧上來的卻已經是另一種滋味:我已經不想再跟你們癡纏下去,我願意順服,但我也有我的尊嚴,不願繼續讓尊嚴再受損;無奈我心,卻不捨得羊圈裏的羊兒,身處愛與痛的邊緣,究竟應該怎麼決定挑選?是到了《小生怕怕》必須道別的時候?還是「但願能再坐一會」呢?
這種悲喜交集、《愛與痛的邊緣》般的處境,是否正是傳道者的牧會生涯寫照呢?「百年好合」或「主賜良緣」的祝福,是否也可以適用在自己與現時事奉教會之間的委身關係?難道教牧隊工彼此間的宿命,或是教牧與教會領袖的實際相處之道,只有「……萁向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實在不想落入愛痛交織的光景或是命中注定一輩子都過着愛恨並存的生涯,但是真有出路嗎?
感謝神,就在風雨飄搖的日子,神讓我由祂創造的大自然裏領會到一個道理,從而將心釋放,並走向出路:我留意到,每當強颱來襲時,不敵強風拍打而倒下的樹木,多不在山上,往往被吹得東倒西歪、連根拔起或攔腰折斷的是那些種植在路旁的樹。明明路樹是經刻意扶植培育的,被修剪,站在路上排列得井井有條,甚至有很多路樹的四周是被裝設了支撐架以便立正站好,然而卻不敵強風而敗下陣來。反觀山上的樹,在強颱肆虐下,雖沒有任何人工加固的工程,卻仍能站立得穩。這究竟是甚麼道理?與根部有關:路上的樹沒有將根部直扎到土地深處的主根,更有可能在底部遇不着其他的樹根;山上樹木的根卻是盤根錯節。盤:盤曲;錯:交錯;節:枝節。人事的複雜,悲喜的交集、愛與痛的邊緣,反讓大樹的根緊緊相連,總有某樹的根被另一樹根擠壓得「壓根兒」透不氣來及永無出人頭地之日,但深埋土壤中會不會更易吸收養分呢?「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羅八28)抑且,「不遇盤根錯節,何以別利器乎?」《後漢書·虞詡傳》一個有抱負、有志氣的人,絕不會避開艱難的事而專找容易的事去做。這就像虞詡在砍樹時,如果不遇到堅硬牢固的盤根錯節,就顯不出斧頭的鋒利一樣。雖已二十多年過去,我仍舊喜愛着這歌,無論是它的抒情旋律,抑或是它的歌詞。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一起走過從前】
【信仰重尋】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各司其職】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