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認為哲學其中一個基本的問題是:「我們可以盼望些甚麼?」縱然近年哲學界認真去思考這個問題的似乎不多,它卻肯定是宗教信仰的一個核心問題。這也是基督宗教與其他宗教傳統一個重要的分別:相信耶穌基督死而復活,以及整個被造界的終末將來,是基督信仰的核心信念。
其實,除了那過渡性的「陰間」觀念,「死後生命」並不存在於以色列人早期的宗教歷史。直到今天,不少猶太學者仍然不覺得「死後生命」是猶太教信仰的必要部分。一切的盼望(包括現世的與終末的),乃是關乎以色列整個民族,而不是單獨的個體。《以西結書》當然也提過枯骨復活,那卻主要是一種寓意。到了耶穌的時代,以色列人對復活的問題明顯分開兩個對立的陣營:法利賽人相信死人將來必要復活,而撒都該人則否認有復活這回事。
有學者曾經比較蘇格拉底和耶穌對待死亡的態度。兩者在臨終之前都有門徒追隨在側,但他們面對死亡的態度,卻相當南轅北轍。根據柏拉圖的記載,蘇格拉底在舉杯喝下毒鴆之前,還相當從容地跟他的門徒討論哲學問題。而在客西馬尼園,根據福音書的記載,耶穌卻「憂愁起來,極其難過」,希望門徒可以和祂一同警醒;可能的話,甚至懇求上帝撤去祂的苦杯。
蘇格拉底接納死亡是一件「自然」的事,甚至是一位「朋友」。庫爾曼(Oscar Cullmann)在一篇名為《靈魂不朽抑或身體復活?》的文章中指出:「只有像早期信徒那樣對死亡感到恐懼,視死亡就如死亡那麼嚴重的人,方能理解早期信徒羣體對復活事件的雀躍,明白到復活的信念支配着整本的新約聖經。相信靈魂不朽,跟相信一件革命性事件是兩碼子的事。事實上,不朽只是一個負面的申論:靈魂並沒有死去,只不過是延續下去而已。復活是一個正面的申論:一個完整而死透的人,因着上帝新的創造而被重新賦予生命。」此中有着微妙而關鍵性的分別。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一個字一顆心】
【一起走過從前】
【信仰重尋】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各司其職】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