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有施洗的約翰出來,在猶太的曠野傳道,說:「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這人就是先知以賽亞所說的。他說:「在曠野有人聲喊着說:預備主的道,修直他的路!」這約翰身穿駱駝毛的衣服,腰束皮帶,吃的是蝗蟲、野蜜。那時,耶路撒冷和猶太全地,並約但河一帶地方的人,都出去到約翰那裏,承認他們的罪,在約但河裏受他的洗。約翰看見許多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也來受洗,就對他們說:「毒蛇的種類!誰指示你們逃避將來的忿怒呢?你們要結出果子來,與悔改的心相稱。不要自己心裏說:『有亞伯拉罕為我們的祖宗。』我告訴你們,神能從這些石頭中給亞伯拉罕興起子孫來。現在斧子已經放在樹根上,凡不結好果子的樹就砍下來,丟在火裏。我是用水給你們施洗,叫你們悔改。但那在我以後來的,能力比我更大,我就是給他提鞋也不配。他要用聖靈與火給你們施洗。他手裏拿着簸箕,要揚淨他的場,把麥子收在倉裏,把糠用不滅的火燒盡了。(太三1-12)
本主日是將臨期第二主日,教會傳統以馬太福音三章一至十二節為崇拜核心經文,旨在透過施洗約翰在曠野傳道,帶出新時代來臨:基督拯救即將開始。所以雖然他的宣教內容看來非常系統—包括悔改信息、勸人受洗得蒙赦免和內在生命更新而帶來生活方式的改變。不過施洗約翰只是耶穌基督的開路者,為彌賽亞來臨揭開序幕,耶穌才是基督,真正為人類帶來豐盛救恩的拯救者。
施洗約翰呼籲人們為基督來臨作最好準備,他自己以身作則:首先他在關鍵且決定性的時刻在曠野出現,喚醒以色列人回到出埃及的日子,雖然他們曾經在曠野受到懲罰,接受上帝嚴厲的鍛鍊,特別是在那不毛之地,物質缺乏,甚至野獸出沒的地方,倍感信靠上帝的重要,所以曠野漸漸成為人與上帝親近和蒙恩的地方,因此施洗約翰選擇曠野作為宣講的據點,並非偶然。
其次是他決意以先知的方式宣揚主道,因着先知重點不在先知先覺,而是決意放下自己,降服在上帝的話語之中,所以呂掁中譯本稱先知為「神言人」,就是向世人宣講上帝話語的意思,而燕京大學李榮芳教授則稱先知為「舌人」,更表明以上帝話語作為喉舌,亦即說話出口,可見先知的主要職責在於傳講上帝的話語。施洗約翰決心以此為生命重點,正所謂「有諸於內,形諸於外。」因此他身穿駱駝毛的衣服,腰束皮帶,吃的是蝗蟲野蜜。這些物品在今天看來可能屬中上,甚至貴重價格,但卻是那時候先知樸素生活的具體表現,這也是先知以利亞的生活方式。(參列王紀下一章八節)
第三點是他無論宣講的內容和羣眾的反應皆以上帝為中心,他宣講的重點是「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第二節)由於馬太福音是以猶太人為對象,他們不習慣直呼上帝的名字,以示崇敬,所以用天國為重點,「近了」乃表示時間的迫切性,因此現代中文譯本作「天國快實現了」,人們需要悔改作回應,悔改不只是內心改變,意念更新,更是離棄罪惡,全然歸向上帝,讓上帝掌管生命,成為人生的主宰,也就是「天國」的重點。尤為重要的是他明白自己只是耶穌基督的開路先鋒,所以引述以賽亞書四十章三節,表明只是預備主的道,修直上帝的路(第三節)故此雖然羣眾的反應非常踴躍,甚至一向成為陌路人的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也為了自己的地位,保存既得利益,被迫前來接受洗禮(第五至七節)施洗約翰不會因為受到歡迎而沖昏頭腦,除了直斥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的口不對心,更明白自己的角色,只是開路先鋒,當完成歷史任務,便要退下來,這種知所進退的氣概,乃因上帝一直在他生命之中工作,故能謙卑地說:「那在我以後來的,能力比我更大,我就是給他提鞋也不配。」(第十一節)
既然施洗約翰為我們作了開路先鋒,際此將臨期,我們又如何預備迎接耶穌基督?從施洗約翰的言行,我們的生命是否以上帝為中心,讓祂掌管生命?他又提醒我們不要仗賴身分地位,即使是亞伯拉罕的子孫(第九節),也算不得甚麼,只要謙卑地降服在祂跟前,便會得着更新,接受聖靈與火的力量(第十一節),淨化生命,火熱內心,與人分享聖誕的真正意義。
翁傳鏗(基督教文藝出版社社長)·將臨期第二主日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一個字一顆心】
【一起走過從前】
【信仰重尋】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各司其職】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